本篇文章3165字,读完约8分钟

人们已经逝去,思想依然存在。

近年来,青木昌彦经常来中国参加各种论坛或研讨会,满头银发,英俊而意气风发。作为西方主流经济学家,青木昌彦从改革开放之初就十分关注中国的经济改革和社会转型。与许多西方经济学家的研究方法不同,青木强调对中国“跨越国界”,并就城市化的发展方向、人口红利和政府在不同经济发展时期的定位提出了建议。

青木昌彦:“越境博弈”

"全家人都和我在一起,安详地走着。"

7月16日,斯坦福大学教授青木正彦因肺病去世,享年77岁。

回顾他的一生,他是一名学生运动领袖,在教室里呆过一段时间,到过许多国家,并在世界各地闻名。他一生所学的东西,从经济学到政治、社会和制度分析,从日本到美国和中国,都是宏伟的,就像他的传记《我的简历》的副标题——生活中的“跨界游戏”。

“一个由各种系统组成的丰富多彩的经济体系共同存在于世界经济中,正如地球上许多种类的生物共同生活一样。在历史演变形成的生态系统中,很难说哪个物种最优越、最适合。”作为“比较制度分析”的代表,青木昌彦曾被认为是第一个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日本人。

如今,斯里兰卡人民已经逝去,纪念他们的最好方式就是重温、发扬和完善他们的经济思想。

比较系统

20世纪90年代,通过引入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将经济与政治、历史、文化、法律等相关因素联系起来,开辟了比较制度分析的新学科领域。

20世纪60年代,青木昌彦是日本学生运动的核心组织“共青团员”的创始人之一。他是日本“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的情报和宣传部长,参与了阻碍岸信介总理访美的机场路障运动,并在狱中度过。此后,青木脱离左翼运动,开始学习现代经济学。

年轻的穆常艳1962年毕业于东京大学,1967年获得明尼苏达大学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京都大学和斯坦福大学任教。从1997年起,他担任贸易和工业研究所所长,该研究所是前国际贸易和工业部(现为经济、贸易和工业部)下属的一个智囊团,任期至2004年。

青木昌彦在日本留学时,师从苏水教授。苏水教授是国际知名的发展经济学和农业经济学权威。受快水的影响,青木昌彦对系统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但与快水老师不同,快水是实证研究的大师,而青木昌彦擅长博弈论和理论建设。

青木昌彦获得国际声誉的主要原因是“基于博弈论的日本经济比较制度分析”。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比较制度分析是经济学的一个新领域。1989年以前,比较经济制度主要研究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比较。随着东欧和苏联的变化,经济学的这个领域也发生了变化。1990年秋,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研究生院,青木昌彦、保罗·米尔格罗姆、阿夫纳·格雷夫等人开辟了比较制度分析的新学科领域,以取代比较经济体系。用青木昌彦的话说,“这是一件划时代的事情。”

青木昌彦:“越境博弈”

博弈论盛行于20世纪80年代,是比较系统的一个强有力的分析工具。用青木昌彦自己的话说,“博弈论是比较系统分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以青木昌彦为代表的比较制度分析学派通过引入博弈论将经济与政治、历史、文化、法律等相关因素联系起来,很好地解释了制度的演进。“经济系统是多样的,经济系统内的各种系统是互补的,具有惯性,并随着经济所处的外部环境和积累的内部环境的变化而逐渐演变。”

学者们认为,比较制度分析向新制度经济学的进一步推进是分析对象的拓展和分析工具的改进。“青木昌彦补充了制度比较和制度分析的方法,以东亚特别是日本的经济发展为典型案例,延伸到比较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各个方面。”

比较制度分析是青木昌彦的学术杰作,“一部思想的杰作”。初稿于1998年完成,当时被国际熊彼特协会授予熊彼特奖。

跨界研究

关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形式,青木昌彦认为,世界上不应只有一种市场经济体制;在公司治理理论方面,“内部人控制”的概念最早是由青木昌彦提出的,现在已为世界所熟知

20世纪80年代末前苏联和东欧剧变后,许多人认为市场经济是唯一的资源配置机器,所有国家的经济体制都必须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初期,前苏联和东欧国家都把新自由主义学派对市场经济的理论描述视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唯一模式,把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跨越式过渡视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唯一选择。他们完全忽视了自身经济、制度、历史、文化和价值观的特殊性,忽视了市场经济体制本身的特点,只从一个极其抽象的角度看待市场经济体制。在俄罗斯,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瓦解,一场大变革被用来一举建立市场经济。但是,市场经济的引入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青木昌彦:“越境博弈”

在前社会主义国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青木昌彦开创了一种用原有的经济原则无法解释的社会现象的新解释方法。"市场经济体制不是独一无二的,而是多种多样的."

他在公司治理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青木昌彦“对公司治理进行了比较制度分析”,提出了“内部人控制”的概念和“转移不同经营状况企业的控制权”的治理方法。

现代企业内部人控制是在所有权和经营权(控制权)分离的前提下形成的。由于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的利益不一致,导致了管理者控制公司的现象,即“内部人控制”。融资权、投资权和人身权都掌握在公司的经营者即内部人手中,股东很难有效监督他们的行为。

后来,青木昌彦还转向对硅谷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解释了“为什么。“硅谷泡沫破裂:在于对利润率的错误预期。”对此,青木昌彦从选择价值的角度进一步解释说,发展电子商务模式的不确定性不是很高,但是出现了过度的企业家竞争,这是高估选择价值的必然结果。

自2002年起,青木开始系统地发表一系列关于“失去的十年”的评论,这为日本、中国乃至全世界重新认识日本带来了一场新的运动。青木昌彦认为,日本进入了一个以20世纪90年代上半叶为界的制度变迁时期,因为从那以后,自民党的一党统治、银行对企业的救助以及终身雇佣制都没有被视为理所当然。

依恋中国

青木昌彦于1976年首次来到中国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他的论文和专著在20世纪90年代后被大量引进中国。近年来,他与中国学术界的交流更加频繁,并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出了建议

在西方主流经济学中,青木昌彦是最早关注中国经济变化的著名经济学家之一。早在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前,青木昌彦就已经到中国进行了深入的学术考察。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他多次来中国与吴敬琏等中国经济学家探讨中国经济的走向。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他的论文和专著被广泛介绍到中国,对中国新一代经济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青木昌彦基于对东亚经济的深入研究、对转型经济的敏锐思考和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关注,运用比较制度分析的方法,对中国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青木昌彦认为,中国正处于从发展中国家向市场强大国家的转变过程中,一个强大的政府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这种状态下,经济可以实现高工业增长,但它增加了长期经济增长成本,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面对这种隐性成本膨胀,政府需要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将环境破坏的外部成本内部化,补偿落后的农村部门,并通过转移支付、公共基础设施支出和增加非农就业来增强其市场潜力。

青木昌彦:“越境博弈”

今年4月21日,在清华大学工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十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上,青木昌彦还指出,中国过去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人口红利和库兹涅茨效应的贡献。然而,人口红利将逐渐减弱,甚至成为负面效应。劳动年龄人口的劳动参与率将在经济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支撑过去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和库兹涅茨效应将逐渐消失。

青木昌彦:“越境博弈”

他提出了新常态下经济改革的三大支柱,即公司治理领域的三个法治重点:一是大型国有企业的公司管理专业化,防止不透明的政治家干预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人力资本的增长;二是通过政企分开、政资分离实现公司治理的法制化;第三,社会保障由国家资金提供。这三个因素构成了经济改革的三大支柱,它们相辅相成。

标题:青木昌彦:“越境博弈”

地址:http://www.7mne.com/rbxw/8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