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81字,读完约5分钟
铜川位于黄土高原和关中平原的过渡地带,煤炭、石灰石等资源丰富。在计划经济时代,煤炭和水泥给中国西北的这个小镇带来了无限的荣耀,也为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如今,面对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问题,铜川依托现有工业基地,走上了循环经济之路,拉开了转型发展的帷幕。
中央“输血”带动地方“造血”
铜川以煤为生,其经济结构中煤的比重一度超过80%。然而,经过多年的开采,铜川的煤炭资源将在21世纪中叶枯竭。
经济与民生的困境迫使铜川调整经济结构。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铜川通过开发建设新区、培育新产业,自主开辟了转型发展的探索之路。
2009年,铜川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铜川转型发展成为国家战略。
中央政府对铜川转型工作给予财政转移支付政策支持,共发放资金14.46亿元,并延续至2016年;同时,安排专项资金支持资源综合利用、促进就业和产业多元化,中央预算安排专项资金2992万元。
中央“输血”带动地方“造血”。
“一方面,‘新’并没有抛弃‘旧’而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铜川市市长杨长亚告诉记者,“面对全国煤、电、铝、水泥产能过剩的紧迫形势,铜川市大力发展煤、电、铝、水泥循环经济。”
铜川以董家河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为主体,与陕西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打造煤电铝水泥陶瓷合资循环经济新模式,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燃煤发电企业技术改造,实现资源综合高效利用,促进传统产业升级。
铜川董家河循环经济工业园成立于2010年。园区以铝工业为主,优先发展“航空、蒸汽、铝”等深加工产业,打造“煤电铝”联合生产的循环经济产业链,走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另一方面,大力培育和发展替代产业,形成现代服务业、装备制造业、食品加工业、中医药、可持续能源和现代农业六大产业体系。目前,铜川经济总量中的接续产业比重已达到30%以上,煤炭开采业比重已降至28.26%,初步实现了从单一产业支撑向多门类产业转型。
有60年历史的煤矿将成为“工业遗产公园”
王石坳煤矿位于距铜川市东郊十余公里的山区,是我国西北地区最早、最大的机械化井巷煤矿。今年10月,由于资源枯竭和开采成本与煤炭价格的倒置,1957年建成的国家“一五”重点工程王石坳煤矿正式关闭。
11月下旬,记者来到王石坳煤矿。保存完好的前苏联专家楼和苏联选煤楼讲述了矿区的历史;整齐排列的餐馆、工人俱乐部和医院展示了过去的荣耀;行人稀少的街道、空废弃的办公楼和斑驳的运煤车揭示了当前的困难。
“今年5月,煤炭的平均售价降至每吨128元,煤炭越多,损失越大。此外,与陕北的现代化煤矿相比,我们的开采条件相当落后。”王石坳煤矿党委书记王鹏说。
王石坳煤矿隶属于陕西煤化工集团铜川矿业公司。为了应对煤炭市场的严冬,铜川矿业公司今年关闭了3个矿井,整合了2个矿井,这意味着铜川矿业公司的4300名员工面临再就业。
“王石坳煤矿承载着两代甚至三代矿工的青春和梦想。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它死去,还必须为2000多名员工和3800多名退休人员找到出路。”王鹏说,王石坳煤矿在铜川煤炭发展史上具有“先锋”地位。现在他们计划把文化旅游作为公司转型发展的突破口,把王石坳煤矿建设成“工业遗产园”。
“煤城”的光环逐渐淡化为“新”,并没有抛弃“旧”
王石坳煤矿的兴衰是铜川煤炭工业的一个缩影。煤炭的开发带动了水泥和电解铝工业的发展,使铜川成为中国西北地区的能源和建材基地。
杨长亚告诉记者,铜川84万人中有四分之一是铜川矿务局的员工及其家属。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不仅是产业稳定增长的必要措施,也是保障居民就业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二五”期间,铜川坚持煤、水泥、铝三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深化产销衔接、创新拓宽融资渠道等措施,不断延伸煤、电、铝、水泥等传统主导产业链,推动传统产业向前发展。
——大力实施煤矿企业技术改造。2014年,煤炭开采机械化率达到90%,地方煤炭转化率达到30%以上。
——实施水泥企业“走出去”战略,与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市Kabotagaiyi工程公司和垦陶市政府签订了两个日产5000吨、设计投资18.72亿元的干法水泥生产线合同项目。
——关停落后电解铝生产线,着力加快技术改造。年产30万吨碳的项目建成投产,促进了铝工业的优化升级。
“用煤发电,用电炼铝,用电厂灰渣作为水泥生产的原料,是一个循环经济产业链。”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李百锁告诉记者,这有利于当地煤炭资源的转化,延伸铝工业产业链,增加铝产品附加值。
目前,园区内的陕西美新、陕西明帝投资项目已陆续投产。今年前九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达到61.77亿元,同比增长21.2%;工业增加值可达9.83亿元,同比增长14%;已经有5,220多人就业,996人在社会上就业,在中期将超过10,000人。突出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生产高附加值、适用于空航空航天工程的航空铝一直是我们园区的目标,也可以说是我们的‘飞行梦想’。”董家河工业园党委书记李海宝表示,这一目标即将实现。
据了解,梅新公司30万吨铝镁合金和20万吨航空蒸汽铝的加工项目已列入陕西省“十三五”计划。到2016年12月底,美新主体工程将进入试生产阶段,预计从竣工到明年产值将达到60亿元左右。
标题:循环经济开启铜川转型发展大幕
地址:http://www.7mne.com/rbxw/11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