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254字,读完约8分钟
根据编者按,在全球股市、外汇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产生了一周的深度共鸣后,之前的情况在8月24日继续,全球股市普遍下跌,原油和其他大宗商品下跌逾4%,美元指数一度下跌2%。数据显示,资本正加速撤出风险资产,新兴市场和发达市场同时撤出,每周规模达83亿美元。相反,有来自避险资产的资本流入,来自国债和货币资金的资本流入超过100亿元。中国市场仍然是全球市场稳定的支柱之一。
核心摘要
ihs global insight驻新加坡首席亚太经济学家拉吉夫比斯沃斯(Rajiv biswas)表示:“中国央行是最后一家仍有弹药刺激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央行。中国政府也对空.采取了更多的财政刺激措施”
本报记者张寒从朱丽娜、北京和香港发回报道
上周(8月17日-21日,下同),在全球股市流出83亿美元后,“黑色星期一”来得更猛烈,全球主要市场包括a股、欧股和美股都经历了2008年后的最大跌幅。
8月24日,a股市场再次经历了大幅下跌。上证综指全天暴跌8.49%,为八年来最大单日跌幅,逾2000只股票下跌。亚洲股指处于两年低点。
受亚洲市场影响,欧洲股市开盘后大幅下跌。截至发稿时,欧洲泛欧优秀300指数下跌超过7.8%,创下自2008年10月以来单日跌幅最大的新纪录。
美国股市开盘前,道琼斯指数期货暴跌700点后,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9月合约暴跌5%,触发了熔断机制。随后,道琼斯期货和S&P 500期货也“下跌”,触发了熔断机制。
同一天,美国股市开盘时,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6%,跌幅超过1000点,为雷曼兄弟破产以来的最大跌幅。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8.37%,至4312.19点。然而,在那之后,美国三大股指反弹收窄了跌幅。
在股市之外,大宗商品市场前景黯淡,大量资金从股市流入货币基金和政府债券等避险资产。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自4月份以来首次跌破2%。
截至发稿时,wti原油跌破每桶39美元,跌幅超过4%。布伦特原油下跌4.66%,至每桶43.34美元。
“全球股市经历了一场深刻的调整,专家们从多方面研究了激励机制。自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贬值以来,投资者一直在密切关注中国经济放缓的迹象。”瑞银(UBS)全球首席投资官马克海费尔(Mark haefele)指出。
从风险资产中提取资金
从上周开始,市场开始用“投降”来形容全球股市。
根据epfr数据,截至8月19日的一周内,全球股市资金外流达到83亿美元,为15周内最大。
其中,新兴市场经历了近53亿美元的净流出,这是五周内最大规模的资金撤出。发达市场也出现了29.4亿美元的净流出,这是5周以来首次出现资金撤出。
尽管新兴市场股票今年下跌了15%,但许多国家的货币兑美元汇率多年来都创下新低,多达17个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货币贬值超过3%。
受全球市场影响,24日晚外汇市场大幅波动,美元指数跌破93,当天下跌近2%,创下两个月新低。欧元兑美元汇率升至1欧元兑1.1714美元,为1月中旬以来的最高水平;美元兑日元跌至116.18,为1月16日以来的最低水平;澳元兑美元汇率跌至0.72以下,为2009年4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新西兰元兑美元汇率跌至0.62以下,创下今年以来的新低。
马克海费尔(Mark haefele)还表示,美国经济数据比预期更糟糕,由于全球需求减少,油价继续跌至2009年3月以来的新低,希腊总理齐普拉斯宣布下台并提前举行大选造成的不确定性,使得市场避险情绪持续升温。
在股市之外,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和大宗商品对冲基金的前交易员李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经济报道)独家采访时表示,许多市场反应显示出与金融危机前相似之处。
在连续八周下跌后,原油合约上周继续下跌3.5%。这是自1986年以来最长的一次下跌,当时原油价格连续10周下跌。追踪22种大宗商品价格的彭博全球大宗商品指数(Bloomberg Global Commodity Index)已跌至本世纪初的水平。基准铁矿石价格已降至每吨56美元,不到2014年1月每吨140美元的一半。
数据显示,在过去70个月中的69个月里,现金在共同基金中的比例不到4%。在2000年最疯狂的互联网泡沫中,这个数字比现在还高,为4.2%。
从债券的角度来看,上周,美林垃圾债券指数的回报率飙升了3%,至16.18%,为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最快。其他债券指数的利率也上升了。
全球增长的阴影
“过去几个月,我们一直指出,全球经济增长乏力是全球市场抛售的根本原因。目前,美国10年期政府债券收益率处于历史低点,表明市场认为,全球主要央行的量化宽松措施并未刺激经济持续增长。”阿联酋最大的银行阿布扎比国家银行的首席投资官加里·杜根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说。
法国兴业银行(Societe Generale)全球经济主管Michala marcussen曾指出,如果新兴市场国家的股市、债券、大宗商品和货币进一步受到冲击,所有市场都将大幅下跌,然后将出现一个自我实现的“违约、资产出售和价格下跌”的恶性循环,最终结果可能是经济衰退。
评级机构穆迪在8月18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称,20国集团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将从2014年的2.9%降至2.7%,2016年可能升至3%。这些增长预测仍低于金融危机前20国集团的平均增长率。穆迪预测,20国集团作为全球主要经济体,在未来五年内可能无法再现危机前的平均增长水平。
穆迪高级副总裁玛丽·迪伦(Marie diron)指出:“美国经济复苏以及欧洲和日本的复苏,都受到中国经济持续放缓和拉美增长乏力甚至衰退的影响。目前,只有俄罗斯从衰退中略有复苏。中国资产价格的大幅或长期调整,可能是导致g20增长业绩低于预期的风险因素之一。”
穆迪预测,中国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可能保持6.8%左右的增长率,但明年的增长率将降至6.5%,未来几年将降至6%。到目前为止,人民币最近的贬值似乎对其经济没有明显的影响。
与此同时,他指出,这种风险厌恶情绪将会消退,发达市场的股市将会恢复上升趋势。“尽管一些新兴市场(尤其是中国、巴西和俄罗斯)的表现依然疲弱,但欧洲和美国的国内驱动因素并未显著恶化,我们预计这些发达地区的经济仍将增长。如果市场情绪进一步恶化,我们相信各大央行随时都会伸出援手。”
期待央行的行动
市场的反应让市场开始担心上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的噩梦是否会重演。
“目前的情况与1997-1998年非常相似。货币暴跌可能导致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剧烈波动。这些波动将导致投资基金撤出,最终影响实体经济。”石源黄金银行高级研究员肖磊说。
中信期货宏观研究员朱润宇表示,上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以泰国为代表的东南亚国家货币被高估,导致集体崩溃,被国际游资所利用。短期大幅贬值影响了他们的经济和金融体系。
当时,东南亚国家的外汇储备并不雄厚,但亚洲金融危机后,各国都加强了外汇储备,与gdp相比,外汇储备大幅增加。目前,马来西亚、韩国等国抵御危机的能力大大提高。只要汇率没有显示闪电贬值,对经济的影响将是有限的。
24日晚,彭博社援引ihs global insight驻新加坡首席亚太经济学家拉吉夫比斯沃斯(rajiv biswas)的话说,“中国人民银行是最后一家仍有弹药刺激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央行。中国政府也对空.采取了更多的财政刺激措施”
然而,高盛认为,如果市场想要稳定或反弹,它需要更多真实的经济增长数据,而不仅仅是政策消息的宣布;对中国来说,仍需要六周时间。高盛指出,从之前的低估值来看,亚洲股市短期内仍可能有15%的跌幅空。高盛将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亚太指数(不包括日本)12个月目标点下调12.5%,至455点。
加里杜根告诉本报,投资者可以在日本和印度股市寻找机会,这将在今年剩余时间表现良好。目前,投资者可以选择最安全的债券市场,其中美国国债和德国国债是首选。
标题:全球市场告急 机构忧虑传导实体经济
地址:http://www.7mne.com/rbxw/9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