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10字,读完约4分钟

“六环、五环、一环”艺术介入调查项目正在北京单向空厅(华家店)展出,涉及健康/环境、居民/生态、生活/就业、性别/身份、教育/娱乐、规划/历史等。到今年7月项目结束时,已经积累了数百个。作品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多样,内容生动,视角独特,《四十个村庄》为宏观历史书写提供了又一个细节。如颜倩村灵异现象调查、新庄村公告牌先进人物访谈、韩家川村农民工血缘梳理、东小口村流浪狗帮派、斗争及活动区域观察等。这些琐碎而具体的细节超出了大多数人和历史线性逻辑的视野。《中国商报》采访了馆长崔灿灿。

崔灿灿:在实用积极的系统里  想做一些有想象力的事儿

《中国商报》:您是项目的展览策划人。最终展览对整个项目有什么影响?

崔灿灿:这个项目存在几个层面:首先是调查状态,然后是展示层面,最后是存在于舆论讨论中,然后是意义和价值的挖掘。我们现在所做的是第二步,把它变成既定事实的发生。你看到的40个面板是过去时态的总结,是这40个人过去行为的证据,记录了这40个人存在的具体时间和片断。事实上,它是五环和六环之间的碎片模型。它可以同时在现场展示,两者之间存在着比较的互文关系。

崔灿灿:在实用积极的系统里  想做一些有想象力的事儿

每日新闻:艺术家的社会调查不同于正规人文学科的系统调查。它仍然有意义吗?

崔灿灿:这是一种没有公众舆论和社会团体的氛围,而且大多数主题都是精英主义的。事实上,在五环路和六环路之间不是一个艺术问题或学术问题,而是一个与专业无关的实践问题,而是一个与你的生活系统相关的社会实践。这是每个人都有权参与的事情。

我们没有得出任何结论,但是四十个人做了一件事,这不仅仅是一个展览,而是一种行动感。至少提醒大家我们可以做这些事情。同样,我们不是要证明什么真理,而是要证明仍然有这样一群人在关注五环和六环的问题。这不是一个严肃的讨论,但是仍然有同情和人类的焦虑。在这个国家,很有可能有一天三环路的人们会搬到五环路,这是生活的终极关怀。人们能否改变自己的处境来自于日常生活的真实感受。知识体系不能忽视强烈的真实情感。

崔灿灿:在实用积极的系统里  想做一些有想象力的事儿

每日新闻:观众会普遍感觉城乡结合部真的很乱,然后呢?

崔灿灿:首先,一个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进行的社会调查可能没有这次展览的观众多。其次,学院派的人会有一个功利的出发点。我们都是公共团体的一部分,有信号发出,当每个人都接受它们时,就会有扭曲和误解——这就是交流本身。项目的本质不仅仅是行动,还有意识、态度和信心,这些都是艺术。艺术不能谈论直接的行动,也没有办法直接判断。因为它不是行动的一部分,而是公众意见的一部分,包括采访和传播。

崔灿灿:在实用积极的系统里  想做一些有想象力的事儿

每日新闻:展览结束后有什么计划?从艺术的角度来看,这个项目有什么影响?

崔灿灿:展览结束后,我将去国内外旅游。至少让大家看到,中国当代艺术仍然有这种形式和语言。

中国当代艺术有两个功能,一是作为商品,二是参加国际学术展览。但是当你不能提供本地体验时,你的东西实际上是虚拟的。中国艺术提供了廉价的“宜家国际化”,既美观又实用,但其他人在使用时会忘记它。我们想要的既不是国际文化交流,也不是商品拍卖,而是强调艺术的属性,并致力于落地和介入的意识。

每日新闻:除了这个项目,还有一系列类似的艺术实践。有新的浪潮吗?它的功能是什么?

崔灿灿:从2007年开始,很多人开始做这项工作。过去人们常说,社会问题应该转化为视觉,但事实上,在转化之后,它们变得非常微弱和单薄——所以就谈谈事件本身吧。2008年后,每个人都意识到真正的困境仍然存在。我们充当了西方国际交流的使者。当我们在上海、北京和香港参加鸡尾酒会时,我们回到家发现生活仍然没有安全感,每个人都很焦虑。

崔灿灿:在实用积极的系统里  想做一些有想象力的事儿

我看过英国广播公司采访中国商人的纪录片,我觉得他们都疯了。它们白天都是鸡血,晚上都是灵魂鸡汤。过去,每个人都认为做本地实验只是中国的问题,但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所以我们正在关注这个问题,解决重大的国际问题。

日报:这实际上是当代艺术存在的意义

崔灿灿:就我个人而言,我想在这个实际、重复和孤独的时代做一些富有想象力的事情。没有商业价值,没有展览价值,但我非常喜欢。

一个展览是否成立,更多地取决于它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它是什么时候说的,什么时候发生的。与其不被讨论,不如被讨论。只有批评才能产生互动场。这足以改变现实。

标题:崔灿灿:在实用积极的系统里 想做一些有想象力的事儿

地址:http://www.7mne.com/rbxw/8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