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08字,读完约5分钟
“虽然预期的最高收益率非常高,但实际赎回收益率却‘薄如闪电’——投资者嘲笑一些结构性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与沪深300指数挂钩。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由于6月底至7月初a股市场的非理性下跌,近期到期的一批结构性银行理财产品遭遇了按收益率下限(或接近收益率下限)支付的尴尬。此外,尽管大多数结构性理财产品都设定了保证回报率,但回报率往往远低于普通银行理财产品同期的平均回报率,甚至低于大额存单等低风险投资产品的回报率。
链接指数财务管理
收益率降至下限
今年上半年,三个月至六个月的热门结构性银行理财产品陆续发行,近期已进入赎回期。对于利率挂钩的理财产品,由于a股市场股指前段时间波动剧烈,跌幅超出了产品条款的观察范围,很多产品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最大回报,实际回报率甚至下降到合同约定的利率区间下限。
例如,根据南京银行发布的“聚信结构1501 3期”人民币理财产品到期支付公告(报价601009,咨询),该理财产品的本金投资于债券、货币市场金融工具等高流动性资产,以及符合监管要求的债权资产。“本金投资产生的一部分预期收入由我行通过与一家证券公司签订的无可交割的挂钩收入掉期合同获得。关联收益掉期合同是指我行根据《中国证券市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主协议》与我行授予的大型优质证券公司签订的沪深300股指关联收益掉期合同。理财产品到期日,如果沪深300指数当日收盘价格不高于该指数开盘价的3%(理财产品投资收益起始日收盘价)(触及条款),理财产品到期日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为3%;如果沪深300指数收盘价高于开盘价3%,但不高于开盘价9.5%,理财产品到期日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在3%至9.5%之间;如果沪深300指数的收盘价比开盘价高出9.5%,理财产品到期日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为9.5%。
截至到期日,沪深300指数上涨了-12.57%,这种理财产品的投资者获得的年化回报率仅为3%。
事实上,由于前一段时间a股市场的非理性下跌,与上述结构性理财产品类似,指数型理财产品的回报率远低于最高预期回报率,仅南京银行就有多个产品遭遇了类似的预期回报率最低的情况。在结构性理财产品领域有着长袖善舞的股份制银行,是遭受低收益率赎回的最重灾区。许多交易结构相似的银行理财产品的报酬都达到或接近预期的最低回报率。其中,一些银行经历了近30种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在一个月内没有达到最高预期的情况。
此外,由于监管部门对一些交易规则的调整和市场变化,一些结构性理财产品被提前终止。一家股份制银行宣布,投资于某项资产管理计划优先份额的理财产品的原到期日为2016年5月21日。“根据相关合同,由于投资市场的变化,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资产管理计划已经符合根据相关合同提前终止的条件。经客户同意,资产管理计划提前终止,理财产品也将提前终止,提前终止日期为2015年8月4日”。
银行“屏蔽”
到期收益率信息
或许是由于结构性理财产品的表现不尽如人意,银行在披露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信息时变得越来越“吝啬”。
根据溥仪财富监测数据,从7月25日至7月31日,1340种银行理财产品到期,但只有129种产品宣布到期收益率。这种现象不是偶然的。上周,1447种产品到期,只有157种产品公布到期收益率。也就是说,最近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披露率只有10%左右。根据今年第二季度的溥仪财富统计数据,第二季度到期的银行理财产品有19,115种,其中11,852种已经宣布到期收益率,披露产品的比例超过62%。
然而,即使在今年第二季度,当操作信息的披露率相对较高的时候,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仍然是一个“难以言喻的秘密”。
《证券日报》记者还注意到,在银行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中,产品投资等操作信息的披露最为欠缺。在溥仪财富(2015年第二季度)发布的银行财务管理能力排名报告中,在参与评估的276家银行中,至少有230家银行的运营信息得分为零。
“结构性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率相当低,因为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波动较大,很多产品未能达到最高预期收益率,因此吸引了投资者和市场的关注。银行只是关闭到期收益率信息,并不公布。”银行业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小银行在这方面做得更好。”查看历史数据,记者还发现,从之前披露到期信息的理财产品来看,结构性产品最高预期收益率的合规率远低于非结构性理财产品。
此外,一些银行对普通理财产品和结构性理财产品采取了不同的信息披露方式。前者的赎回收益率信息相对公开透明,而后者需要使用持有理财产品的账户进行登录和查询,其他投资者无法访问。事实上,后一种信息披露方式以前被信托公司使用过,最初的触发事件是由于信托产品不能按时足额支付的风险。
标题:挂钩指数型理财产品频现最低收益率兑付
地址:http://www.7mne.com/rbxw/6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