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63字,读完约5分钟
周子外
如果经济形势不持续恶化,如果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仍然是一个“梦想”……是的,如果没有那么多“如果”,也许信托业仍在高速发展。虽然中国信托业的发展还不算太晚,但法律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使信托业看起来更像一个饥饿的孩子。现在,它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了一个困难时期。
今年第三季度,中国信托业管理的资产规模出现了五年来的首次负增长。是什么让信托业步履蹒跚?即使我们可以将其归咎于实体经济疲软的影响,也很难掩饰信托行业无法摆脱依赖传统业务的困境。
对于信托公司来说,或许“很难回头”是一个恰当的比喻。产业转型不再是一个新词,但创新业务形成规模的案例仍然很少。信托业的宝藏仍需挖掘。
中信信托副总经理汪道源在接受采访时并未否认公司增速放缓。金融是实体经济的反映。在当前的环境下,信托公司需要冷静勇敢地面对一切。然而,作为行业中的大船之一,公司的转型发展过程反映了行业的困难和理念。
创新的“实验”
对于金融界来说,就像即将结束的2015年北京雾霾一样,留下了太多的“盲点”。也许,这种描述特别适合信托业。长期以来,宏观经济环境的不断弱化让人们怨声载道,传统项目也不容易做。还能做什么?
曾几何时,随着资本市场的大热,信托业似乎看到了一片新的商业蓝海。然而,随着股票市场的繁荣和随之而来的资金配置浪潮,信托行业“复兴”的希望早就破灭了。信托行业的困境不再是危言耸听。据信托业协会披露的最新数据,截至2015年第三季度末,信托业管理的资产为15.62万亿元,较第二季度末的15.87万亿元下降1.58%。
尽管转型不再是一个新词,但68家信托公司仍像开拓者,困难时期尚未过去。现在讨论“模型”可能还为时过早。“‘船掉头’谈何容易?常言道,“大象是无形的”,信托业务种类繁多,涉及领域广泛,所以我们更愿意将其表述为“探索与创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汪道源并没有否认行业调整期给公司带来的压力。”与一些规模相对较小、采取相对激进策略的公司相比,资本市场的变化对我们影响不大。此前,我们在证券市场没有采取过于激进的策略。毕竟,我们的业务布局更加广泛和稳定。分散和稳定的运营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分散运营和风险分散。"
2015年,中信信托的创新布局逐渐清晰,“消费”成为关键词之一。上半年,中信信托与SF快递、网易合作,由三家合资企业组建的深圳中顺一金融服务有限公司致力于将o2o打造为消费者信托。在创新业务领域,消费者信托已经成为中信信托的一个标签,2012年在这一领域的探索已经初见端倪。
当时,信托业的高速增长期还没有结束,对消费者信任的探索更像是一次实验。“成为消费者信任是一线员工的第一个想法。”中信信托子公司中顺益的首席执行官李冯表示。“这是由于我们在昆明的加里泽国际健康岛项目。我们只是想看看这个项目在传统模式下能做什么。当时,一线员工想,我们能不能从团购的做法中吸取教训,只接受使用权?让更多的人体验和消费?”
此后,中信信托逐渐形成了一个专门从事此类业务的团队,其消费信托产品更加多元化。2014年11月,中信信托宣布推出消费者信托平台“中信宝”,涵盖养老、旅游、家电、酒店等多个领域。随后,在中信信托的微信号“中信消费信托”上,以旅游和黄金消费为主题的消费信托产品相继售出。
“消费者信任并不是人们所认为的对行业变革的回应,而是一种反思、一种扩展,是对受员工实践启发的信托业起源的一种尝试。使用权和所有权的分离仍然是由于工作人员对信托制度的理解。这可能是因为其他金融领域的人对此不太熟悉,所以我们将会有消费者信托,并将会有土地转让。”李冯说。
“Origin”是中信信托在解释消费者信托业务时多次提到的一个词。或者可以说,业务人员正在询问有关信托行业模式的问题。信托应该做什么?在传统模式下,信托公司在整个经济过程中扮演着“渠道”的角色。事实上,这种相对简单的商业模式已经为行业重组奠定了基础。
在中信信托的建设中,它与传统的投融资项目有很大的不同。其功能是帮助消费者识别和选择能够提供更好的消费者服务的企业和机构,并利用“集中采购”的价格优势获得更高性价比的消费者权益。同时,通过信托机构的监管,可以保证投资者消费者权益的实现。
“中国人过去更注重投资能带来多少收入,但消费者信任的概念与此不同。”事实上,投资收益是用来做什么的?也就是说,为了在消费环节中获得更大的价值,那么为什么要有一个额外的中间环节呢?消费者信任就是基于这样一个概念。”李冯说。
在破碎的看台之间
事实上,消费者信任只是中信信托创新业务的一个方面。此外,中信信托的整体发展还包括土地转让、家族信托等服务业务。从行业来看,该行业对新商业模式的“坚持”是对金融混业大格局的回应。
“寻找差异化”,华南某信托公司R&D部高级主管总结了业务创新的目的。他认为,以家族信托为代表的新业务可能成为信托行业不同于其他金融行业的标志。
作为一项业内寄予厚望的财富管理业务,各信托公司纷纷推出家族信托业务,覆盖从数千万定制产品到门槛低至100万的标准化产品。
事实上,家族信托只是反映了信托业转型中略显尴尬的局面。尽管产品层出不穷,但经过一两年的发展,仍然很难形成有效的“生产力”。
最近,中信信托和联合保险推出了门槛低至100万元的“迷你家庭信托”产品。在汪道元看来,如今的家族信托更多的是试探性的产品。一方面,国内高净值人群的年龄周期尚未完全匹配,对这类产品的认知有待提高。另一方面,家庭信托也面临许多法律难题。例如,由于继承法的缺失,我国家庭信托的发展仍然存在瓶颈。
与此同时,在大资本管理时代,信托公司不得不面对不同金融机构相互竞争的现实。目前,许多创新业务并不是信托业的“专属领域”。一个企业一旦形成成熟的模式,不可避免的会被其他金融行业借鉴。
中信信托(CITIC Trust)副董事长陆京生最近指出,“成熟局面尚未形成”,创新模式仍有待探索,信托业需要更多“弹性”。
“发展创新业务并不意味着我们的传统业务会萎缩。相反,空.的传统商业仍然有发展”汪道源说道。相应地,传统业务在信托公司的经营业绩中所占的比重相对较高,在经济低迷时期,信托公司在选择融资对象时往往较为谨慎。
在传统业务方面,中信信托仍选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优质房地产企业作为合作伙伴。对于高质量、低风险的融资项目,将适度降低融资成本,转移项目利润,争取与客户资源的长期合作。“我们也在研究政治和信任合作领域的新思路,比如ppp模式能否带来新的商机,比如市政水、电、气等优质资产的abs业务,以及地方政府债券互换过程中的潜在商机。”汪道源说道。
一方面,它是一个熟悉的传统信托业务,另一方面,它是一个不成熟的创新业务。在中信信托的战略中,寻找机会将二者结合起来尤为重要。
这种机会可能是在探索中形成的。以消费者信托为例,其逻辑在于,从产业层面来看,消费者信托建立了一个金融销售渠道,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提前购买消费者权益而产生的存款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合理利用。与其他针对产业方的投融资项目挂钩,进一步推动形成产业链融资的封闭循环。
也许,当我们渴望回到信任的“原点”时,行业也需要打破一些现有的观念。毕竟,在大资本管理的时代,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壁垒正在逐渐被消除,“冷”信托业是时候放下包袱了。
如今,金融业正竞相与互联网联姻,而信托业也紧随其后。鉴于信托业的特殊性,信托业的“互联网+化”并不容易。问题的关键在于,在信托的私募性质下,政策上有一些红线是无法突破的,比如100万合格投资者的集合信托门槛。
到目前为止,许多公司已经深入研究和开发了互联网,但卓有成效的婚姻案例仍然很少。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金融管理研究所所长翟李鸿将互联网信托的实施路径概括为建立在线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在这个过程中,寻求与独立的第三方互联网金融平台合作是一种可行的方式。
此前,为了应对信托产品长期缺乏流动性的问题,一些机构开始尝试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托收益权的流通。同时,中信信托希望通过互联网挖掘“消费”带来的更多价值。除了与网易和SF合资打造“中顺一”,9月,由中信信托和百度联合推出的互联网消费者众筹平台正式启动。10月,中信信托与百度合作推出了中国首个“电影众筹产品”...
前述信托公司R&D高管认为,消费者覆盖互联网平台的确是一条值得研究的路径。“但这取决于项目的选择能力,包括客户导向。对于什么样的消费者群体,其平台如何与现有项目相联系,如何形成盈利模式?等等。,也就是说,最终的商业模式应该反映信托公司的独特性和优势,而这需要我们进行更多的研究。”“摸着石头过河”也许是对信托业现状的真实总结。一方面,它巩固了传统业务的升级和发展;另一方面,它探索创新业务,在金融混业模式下,寻求“互联网增值”、“求同存异”,信托转型的故事仍在继续。
标题:中信信托的“破”与“立”
地址:http://www.7mne.com/rbxw/11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