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66字,读完约4分钟

面对经济增长放缓的压力,大规模企业信贷正处于瓶颈期,而个人消费信贷增长迅速。《经济信息日报》记者近日从银监会获悉,目前已有12家消费金融公司获准开业,6家已经开业。行业分析师认为,虽然现有消费金融公司不多,但政策支持和市场参与热情都在升温,商业银行将在消费金融领域逐步与电子商务和互联网公司展开竞争和互补。

银行发力消费金融弥补小贷短板

近日,银监会主席助理杨家才在检查消费金融公司时表示,随着行业规模的扩大,银监会将研究对消费金融公司的监管和评级,实行分类监管,通过“扬长避短”更好地促进行业平稳快速发展。

《经济信息日报》记者观察到,今年以来,央行金融统计首次细化了各类贷款统计。国内家庭贷款(即个人贷款)分为消费贷款和经营贷款。短期消费贷款占短期贷款的比重从1月份开始上升。6月底,40.5%升至42.7%。如果加上中长期消费贷款,截至6月底,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已达到约16.98万亿元,占个人贷款

艾瑞咨询预计,中国消费信贷规模将保持2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分别达到18万亿元、22万亿元和27万亿元。

住房抵押贷款、信用卡和汽车信贷仍将占消费贷款的很大比例,但其他短期小额消费信贷业务也将快速发展。

目前,已有16个试点城市获得消费金融公司的批准。今年,国务院要求进一步放开试点,并扩大到全国。据了解,在12家获得批准的消费金融公司中,有9家具有银行股东背景,即北京银行尹蓓消费金融公司(北京)(报价601169,咨询)和中国银行(报价601988,咨询),中国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上海),成都银行与马来西亚鸿丰银行合资成立的四川金城消费金融公司(成都),永隆银行兆联消费金融公司(深圳),南京银行(报价601009,咨询),苏宁金融消费公司(南京)。 兴业银行(报价601166,咨询)兴业消费金融公司(泉州)、中国邮政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广州)、重庆银行直属消费金融公司(重庆)、湖北银行湖北消费金融公司(武汉)和尚辉银行银辉消费金融公司(合肥)。 另外两家吉藏消费金融公司和海尔消费金融公司都有大型上市公司的股东背景。

银行发力消费金融弥补小贷短板

根据今年6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决定,消费金融公司的审批权下放给省级部门,鼓励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境内外银行机构和互联网企业发起设立一个成熟一个获批的消费金融公司。“未来,将鼓励消费金融公司实现股东结构多元化,私人资本将充分参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一位相关人士向《经济信息日报》表示,“审批程序也已简化和分散,可以由当地银监局审批,只需向银监会报告即可。”

银行发力消费金融弥补小贷短板

中国银监会规定,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范围包括发放个人消费贷款(个人最高不得超过20万元);与消费金融相关的咨询和代理业务;代理销售与消费贷款相关的保险产品。资金来源只有四个,即接受股东国内子公司和国内股东的存款;向国内金融机构借款;经批准发行金融债券;国内银行间贷款。

“其实,消费金融公司的存在是为了弥补那些难以办理银行个人贷款和信用卡业务的人的信贷需求,门槛相对较低。”工业消费金融公司内部人士告诉《经济信息日报》,“从筛选客户的角度出发,我们将根据不同人群的信用特点和还款能力建立大数据风险控制模型,并在贷款实施后进行实践。在此过程中,风力控制数据会不断修改,因此客户资源的积累非常重要。”

银行发力消费金融弥补小贷短板

值得一提的是,消费金融公司并不是市场上唯一提供消费金融贷款服务的公司。除了银行,京东、阿里等互联网电子商务巨头和一些p2p公司也在与不同的金融产品共享消费信贷资源。行业分析师指出,与电子商务和互联网平台上的消费信贷相比,银行更注重风险防控,客户的信用门槛可能高于互联网、p2p等公司。然而,非银行消费金融的低门槛通常意味着贷款利率相对较高。

银行发力消费金融弥补小贷短板

“银行的优势在于它们拥有众多客户,但它们在新兴领域可能没有优势。如今,人们在网上交易中首先接触到的是电子商务平台,而不是银行平台。如果人们的消费习惯从线下转向网上,银行消费金融的优势将会不同。这一趋势非常重要,银行应该跟上这一趋势进行创新。”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室主任曾刚指出。

标题:银行发力消费金融弥补小贷短板

地址:http://www.7mne.com/rbxw/8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