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90字,读完约4分钟

7月27日,国家能源局召开上半年能源形势媒体吹风会。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淇在吹风会上表示,初步估计今年上半年的能源消费总量将同比增长0.7%左右。

能源消费的增长一直与经济增长速度密切相关。然而,近期发布的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好于普遍预期,与同期能源消费增速放缓的趋势不符。

仍有许多中观数据与宏观数据“较劲”:工业增速回升,但铁路货运增速下降;发电量增速加快,但用电煤耗增速下降。

宏观数据正在稳定和改善,而中观数据仍然表现不佳,这是“新常态”下的新现象。

国泰君安证券(报价601211,咨询)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告诉《国家商报》记者,当前中观和宏观经济数据的偏差主要受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随着单位gdp能耗的不断下降和能源结构的变化,用于反映制造业需求繁荣和国内经济增长态势的发电和铁路货运等指标已难以客观反映中国经济增长的总体态势。

上半年能源消耗增长率下降

刘淇表示,今年上半年,能源行业呈现出“生产总体稳定、投资增长放缓、进口上升和下降、消费增长放缓”的趋势。

具体来说,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费增长率都有所下降,尤其是天然气,今年上半年只有1.4%,而过去的增长率接近20%。

当消费增长放缓时,生产和进口的增长率都会回落。

据行业初步统计,上半年煤炭产量同比下降约5.8%,是2014年全年数据的两倍。

与此同时,一直与煤炭消费和生产数据密切相关的发电量略有增加,增幅为0.6%。

中国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燃煤火力发电占我国发电设备装机容量的70%,50%的煤炭通过铁路运输,这使得铁路货运量、发电量和煤耗三个中型数据成为观察经济运行的重要指标。

如今,发电量和煤耗并不相等。数据会说谎吗?

华创证券宏观经济研究主管钟向《国家商报》记者解释说,水力发电、核电、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都有所增加,而火电所占比重总体上有所下降。此外,电力行业本身属于高耗能行业,火电企业的用电量可达到水电企业的9倍。火力发电比重的下降自然会影响电力和煤炭的消耗。

数据也证实了他的观点。在动力煤的总消耗量中,电力工业一直是一个大的消耗者。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16.0%,非化石能源发电量约占全国发电量的22.9%,同比增长3.0个百分点。

就进口而言,上半年全国进口煤炭约9987万吨,同比下降37.5%;进口原油1.6亿吨,同比增长7.5%;进口天然气30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5%。

偏离反映了结构调整

虽然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但能源消费的下降不一定是坏事。刘淇介绍说,当前能源消费低速增长和市场供求关系宽松的格局也为能源结构调整和优化提供了机遇。一些低能耗、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能耗快速增长,新的能耗热点和亮点不断涌现。

据钟介绍,高能耗行业占全社会用电量的70%,占工业增加值的30%以下。

换句话说,高耗能行业70%的用电量只创造了30%的工业增加值。钟认为,一方面,产业结构调整降低了高耗能行业的比重,另一方面,高耗能企业自身也在加快设备改造和升级,行业单位能耗呈下降趋势,这是数据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

这一页的能量消耗可以传达更多。据刘淇介绍,今年上半年,电力消费增长的动力从二次生产转向三次生产。

今年上半年,第二产业用电比重有所下降,但第三产业用电比重比去年同期上升了0.8个百分点,达到12.8%。第二产业拖累整体数据,第三产业增加全社会用电量1个百分点,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贡献76.3%。

林采宜认为,服务业和制造业增长率的变化及其在国民经济中作用的变化,使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产业结构快速变化的过渡周期。在这一周期中,传统经济增长的宏观、中观和微观指标之间的功能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一些宏观和微观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减弱甚至偏离。

从历史数据来看,宏观和中观之间存在偏差。最近一次是2012年7月至8月、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2013年10月至12月和2014年5月至6月。

林采宜认为,当前中观数据与宏观数据之间的偏差主要是由经济结构调整造成的,只有经过结构调整后,这些数据才能有更多的参考价值。

标题:发电量与煤炭消费走势背离

地址:http://www.7mne.com/rbxw/8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