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143字,读完约10分钟

阅读提示普惠商业集团的高级管理团队继承了平安一贯的“中西结合”风格:除了首席执行官赵嵘?首席风险控制官林云珍来自韩国花旗以外的地方。按揭业务部总经理秦福荣在加入平安之前曾在台湾国际商业银行工作。倪,无担保业务部总经理,在平安工作了20多年。中小企业事业部总经理路娜,来自民生银行福州分行(600016,证券柜台)。此外,远程事业部总经理徐汉华也来自香港。在加入平安之前,他曾在宝洁和戴尔等外国公司的大中华区从事管理工作;线下销售部总经理陈东琪,曾任平安财产保险河北分公司总经理。

2015年净利剑指40亿 平安普惠“不排除单独上市可能性”

本报记者朱志超从深圳报道

“累计客户250万,贷款余额超过700亿元。在全国131个城市,共有650家门店和4000家门店,员工近3万人,2014年实现净利润23亿元。”

如果将这组数据分开来看,可能不容易认为这是平安集团新成立的“普惠金融”业务集群的当前版本。《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日从内部人士处获悉,截至2015年5月底,平安普惠业务集群净利润同比增长53%。

如果同比增长率也估计为50%,并考虑到抵押贷款业务,中小企业贷款将从8月份开始大规模推广,预计平安普惠集团2015年净利润将达到近40亿元。与今年业绩增长一样漂亮的平安信托,将在其子公司平安(601318,分享)的净利润贡献中争夺“第三名”(前两位)

最近,平安普惠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赵嵘?我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的采访,这位韩国人在2014年初主管平安信用保证保险部。他在汇丰银行、花旗集团和其他外资银行的信用卡、信贷和风险控制部门工作了十多年。

就业务规模而言,平安普惠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消费金融公司。但是对于赵嵘呢?总的来说,如何把消费金融这个“巨无霸”带上快车道,仍然是他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未来,消费金融领域的市场竞争将不可避免地变得激烈。最终,只有少数大公司能够生存下来,平安普惠就是其中之一。”赵嵘?这种信心来自于平安信用担保保险部(以下简称“平安信用担保”)作为整合的主体,从2007年开始,2012年扭亏为盈,但近三年的快速发展速度令人咋舌。

2015年,预计新增贷款将超过1000亿元,2018年,预计新增贷款将超过6000亿元,覆盖2500万人。“军令状”。

当记者问及他是否有信心实现这一目标时,赵平静地笑了笑,他做了一个“请离开”的手势:“这不是信心的问题,而是必须实现的问题。”

首先是普惠业务集团的合并,然后是平安支付和万力通的合并,再加上平安集团整合子公司业务的频繁行动,导致市场猜测其“子公司的单独上市即将到来”。赵嵘关于这个?表示:“上市的可能性并不排除,但目前还没有非常明确的目标,将在规划后与市场分享。”

《21世纪经济报道》近日获悉,目前平安普惠商业集团的法人实体包括平安宝代、委托咨询、天津担保、福德担保、委托小额贷款、重庆小额贷款、符登保理等。今后,不排除设立一个包括上述公司在内的实质性法人子公司。

“三大产品两个渠道”

2015年3月,平安宣布将平安直贷业务、鲁法克斯p2p信用贷款和平安信用保险整合为“平安普惠金融”业务集群,发展消费金融。

7月22日,赵嵘?持续了4个月的产品、系统和团队的整合宣告结束。

据记者了解,普惠商业集团的最新组织结构分为三个部分:三大产品线(分为安全型、非安全型和中小企业型),两条主要销售线(在线远程销售-电话、网络和移动、线下销售-商店)和公共资源部门(如运营、行政、人事和财务等)。)。

普惠集团高层管理团队的构成继承了平安一贯的“中西结合”风格:除了首席执行官赵嵘?首席风险控制官林云珍来自韩国花旗以外的地方。按揭业务部总经理秦福荣在加入平安之前曾在台湾国际商业银行工作。无担保事业部总经理倪在平安工作了20多年,中小企业事业部总经理来自民生银行福州分行。

此外,远程事业部总经理徐汉华也来自香港。在加入平安之前,他曾在宝洁和戴尔等外国公司的大中华区从事管理工作;线下业务部总经理陈东琪,曾任平安财产保险河北分公司总经理。

赵嵘三大业务线存在什么问题?直截了当地说“整合不难”,“在整合期内,4-7月份的业务增长率仍达到48%。”

他进一步解释说:第一,三家都属于平安集团,他们的文化是相通的,在整合过程中人员流失很少;第二,这三种服务之间没有太多的重叠,所以只需要进行增量以形成不同服务之间的协同作用,而不考虑业务资源的再分配或业务方向;

“平安新宝专注于线下无担保贷款,其优势在于风险控制管理;平安的直接优势在于推广纯网络产品和业务,两者形成互补渠道。”赵嵘?他说:“剥离lufax的p2p业务有点棘手。”在合并之前,lufax p2p模块拥有106个线下商店、自己的产品、销售团队和管理团队。它与信用保险团队的整合确实需要重新部署资源和机制。"

据记者了解,有三大业务支柱,即抵押、无担保和中小企业。目前,普惠商业集团仍存在“长腿和短腿”的区别:平安信用保险作为整合的主体,在无担保个人贷款方面一直表现强劲。截至2014年底,平安集团已保证保险的承保规模和利润分别高达153亿元和27.7亿元。

与无担保贷款相比,有担保贷款和中小企业业务起步较晚,业务量稍逊。

“虽然抵押贷款起步较晚,但未来有很大的机会。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经验来看,很难说中小企业在中小企业业务中是不成功的,因为很难获得客户、批准和控制风险。在发生信贷危机时,最敏感和最容易受到影响的是这部分小微企业。”赵嵘?这不是秘密。

记者从知情人处了解到,平安新报2012年曾尝试在6个城市开展中小企业业务,但经测试发现,每月新增贷款规模不显著,销售成功率低,无法暂停业务推广。

这一次,我又开始关注中小企业,赵嵘?这绝不是“空之手”:2014年,平安集团收购了淡马锡的符登担保,后者看重符登的资源和中小企业团队经验;赵嵘今年写的?主管中小企业业务部的吕娜,曾任“小微之王”民生银行福州分行副行长。

确定三个主要策略

信用担保保险业务始于2007年,2012年才扭亏为盈。平安普惠整合的“前身”平安信用保险的前期发展绝非一帆风顺。

事实上,和赵嵘?在交流中,他坦言,“2013年新宝的表现并不理想,全年贷款余额等各项指标的增速只有20%左右,这是新兴消费信贷市场的一次失败。”

“2014年,我们做了一些不同的尝试,突然醒悟:在过去的几年里,团队曾经学习过发达国家成熟的消费金融体系中的“客户分层模型”,将目标客户群定位在客户的低端,但实际上,我们发现30%的信用保险客户实际上应该是商业银行服务的客户群。”他说话直率。

过去,在信用保险系统中,线下商店的店员负责个人贷款的早期审批、贷后管理,甚至是追加贷款,他们还负责风险控制,可以说是“运动员与裁判员的结合”。

基于此,2014年的赵嵘?引人注目的是,有三种调整被视为战略调整:销售团队和风险控制团队的分离、产品线的多样化和基于互联网的技术创新。

“未来消费信贷市场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风险控制专家的能力是业务的生命线。目前,普惠公司在全国拥有3000多名风险控制专家,他们只负责客户筛选、初步审批和贷后管理,不再涉及前端销售和贷款。”赵嵘?所谓的。

2014年以前,平安新宝的产品类型和业务模式非常单一,第一批产品只是“平安易贷”的无担保贷款系列;赵嵘在七月份的中层会议之后?在团队开始一个接一个地开发其他类型的贷款产品之前,有人建议“产品应该多样化”。

截至2015年7月,共有业主贷款、车主贷款、寿险贷款等12种无担保产品,住房抵押贷款、安全贷款等5种抵押产品,商业贷款、标准担保等6种中小企业贷款产品。

如何让消费信贷产品上网是赵嵘的事。近年来深感兴趣的话题。记者获悉,平安普惠近期将推出基于数据分析和人脸识别技术的纯网上无担保贷款,完成贷款需要6分钟,与伟忠银行推出的“小额贷款”非常相似。

“坦率地说,这项业务风险很大,但我相信有机会。互联网组织依赖大量的行为数据借贷。我们的数据量和样本量只有250万,但都是贷款数据。”赵嵘?表示:“在促销测试的早期阶段,每月贷款客户限额将限制在10万。”

1000亿贷款的风险控制

平安普惠的整合“最后一战”已经结束,但对于掌舵人赵嵘来说?总的来说,挑战才刚刚开始。他告诉记者,在新战略的实施下,他最关心两个方面:如何确保信贷质量不恶化?如何在业务快速发展的前提下适当降低费用比例?

例如,他表示,韩国最大的消费金融公司每年新增贷款的70%投资于股票客户。一方面,不需要因为投资股票客户而获得客户成本,贷款质量更好;另一方面,韩国的消费金融市场已经饱和,因此他们需要不断地向现有客户分配信贷资源,以降低他们的费用比率。

“但在中国,消费金融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增长市场。我们不能只关注现有的客户,只需要获得更多的新客户。但是如何让顾客快速而适度地降低费用率呢?”赵透露,“新贷款占现有客户比例的总趋势不会改变,这一比例将从现阶段的15%提高到今后的50%以上。”

当涉及到消费金融时,风险控制的结果最终体现为坏账,而信用损失率始终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过去信用保险部承保的低端个人消费保证保险业务的信用损失率约为6%,略低于8%的国际消费信用损失率。

在赵嵘?未来抵押贷款业务的不良率似乎不会超过2%,进入正轨后将保持在1%的平均水平;无担保贷款业务取决于客户群。预计内部优质客户的坏账率约为3%,二级客户的坏账率约为8%;中小企业业务刚刚起步。“现在谈论不好的事情还为时过早。”

如果客户未能按期偿还贷款,平安普惠将在80天内为客户与贷款机构结清索赔,然后普惠部门将再次向客户收取款项。这个过程被称为“恢复”。

事实上,“回收”(收集)对信用损失的最终影响是相当大的。如果收汇环节减少,预计信贷损失率将增加近10个百分点。”赵嵘?对此直言不讳。

记者了解到,平安普惠拥有庞大的专门贷后催收团队,其主要考虑的是控制催收的定价权和主动性。

赵嵘?根据该意见,“许多贷款机构只管理需求,很少关注贷后风险控制,但风险控制基础设施的离线部分无法实现自动化。”除了我们,中国消费金融市场上很少有机构拥有如此庞大和广泛的线下基础设施。”

标题:2015年净利剑指40亿 平安普惠“不排除单独上市可能性”

地址:http://www.7mne.com/rbxw/8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