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45字,读完约3分钟

昨天(7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走安全、高效、绿色发展道路。

会议指出,要通过改造中低产田和增加有效灌溉面积,提高粮食安全水平,促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的商业实体,延伸价值链,加强农业科技支撑。要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加强畜禽粪便、秸秆、农膜等农业面源污染的资源化利用,力争到2020年实现化肥和农药的零增长,提高农产品质量(报价000061,咨询)(000061,库存栏),为餐桌安全提供源头保障。国家商报记者从农业部获悉,中国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在解决农业生产单位内部污染、形成农业资源和环境保护多元化参与机制等方面取得突破。

国务院力推现代农业发展

农业资源和环境问题突出

目前,中国农业面临着突出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一方面,土地稀缺,耕地质量下降,资源约束日益收紧;另一方面,农业生产方式粗放,投入消耗过大,资源利用率不高,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数据显示,我国新增建设用地每年占用耕地约480万亩,占用耕地的土壤耕层资源严重浪费,而占补平衡补充的耕地质量普遍不高。耕地质量下降、黑土层变薄、土壤酸化、耕层变浅等问题。全国水土流失面积295万平方公里,年均水土流失量45亿吨。

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相比,我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低0.2,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

农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农业投入的过度使用、地下水的过度开发以及农业内外来源的污染阻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工业污染除了严重制约水土资源外,还影响现代农业的发展。

根据近期发布的《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等外源性污染向农业和农村地区扩散,镉、汞、砷等重金属不断渗入农产品产地环境,我国主要土壤污染物超标率为16.1%。

“长期以来,为了增加农产品产量,存在着过度开发利用农业资源的问题,也存在着严重的生态透支问题。在有些地方,土地不能种,水不能倒,资源和环境的旧债还没有偿还,新债还在继续。”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军早些时候表示,要克服资源“红灯”,必须加快建设可持续农业发展体系,这是中国农业必须进行彻底改造的革命性转变,使农业发展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国务院力推现代农业发展

延伸农业价值链

根据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已经成为工业发展的重要一步。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推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的经营主体,加强耕地保护,引导农民依法有序流转承包土地,鼓励发展规模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促进生产、加工、物流、营销一体化发展,延伸价值链。

今年4月,农业部长韩长福在上海考察时表示,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支持农产品仓储、保鲜和加工发展,支持直销、配送、电子商务等农产品流通形式的发展,推动农业从产品生产向产业链和价值链生产转变,实现农民和企业在一个链条上共享利益。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姜长云认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交叉重组为路径,以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拓展和产业功能转换为特征,产业发展和发展模式转化为结果。通过形成新技术、新形式和新商业模式,促进了农村地区乃至农村工业/资源、要素、技术和市场需求的整合、优化和重组。

标题:国务院力推现代农业发展

地址:http://www.7mne.com/rbxw/8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