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62字,读完约3分钟

从6月15日到7月8日,中国股市的上证综指从今年的5178点的高点跌至3500点以下,跌幅为三分之一。然而,在中国政府出手救市的干预下,股市避免了更大的崩盘,也避免了可能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这一行动保持了股市和整个宏观经济的稳定。

从7月9日起,一系列救援措施开始生效。截至7月14日,上证综指在几天之内再次站在4000点之上,而创业板市场则以牛市的形式重新出现,反复上涨,大多数未停牌的股票都在日收盘。然而,在股市上涨的同时,似乎也出现了一些市场投机的趋势,这印证了中国的一句老话:“医好之后,忘了痛”,尤其是对于避险意识淡薄的投资者,更应提高警惕。

股市动荡之后更应完善监管

历史往往惊人地相似。为避免股票市场的局部投机效应引发市场参与者的“博弈”,中国有必要加强监管,防止非理性繁荣再次出现。

首先,政府应该尊重和敬畏市场,承认市场本身有其固有的发展规律,不应该被人们的意志和愿望所左右。这种牛市曾被称为“改革牛”和“政策牛”。虽然有一些合理的因素,但把这种判断绝对化显然有些夸张。在股市动荡之前,一些盲目乐观的言论掩盖了实体经济低迷的事实,误导了投资者,使投资者错误地形成了牛市有国家担保的心理,从而形成了一股看涨的道德风险。

股市动荡之后更应完善监管

其次,监管机构应该考虑混合监管。在很大程度上,这个牛市是一个“杠杆牛市”,也就是说,一个有充足资金和杠杆的牛市,这些资金大部分来自银行系统。这使得监督变得困难。因为证监会可以监管市场和券商,但无权监管银行。监管机构之间复杂的沟通以及对跨境监管的担忧,导致了对进入股市的银行资金的监管不力或误判。因此,不可能阻止资本杠杆在牛市中迅速吹起泡沫,并在危机时刻加速泡沫的破裂。为了防止这种危机再次发生,监管当局应该考虑建立一种混合监管机制,比如一些研究者提出的金融委员会制度。

股市动荡之后更应完善监管

第三,要明确政府和市场的界限。政府和监管当局应重视股市在优化资源配置和支持实体经济中的作用,不应只看到股市的涨跌,也不应以任何方式表达或暗示股市的走势。即使在发生危机的情况下,当有必要拯救市场以防止系统性风险爆发时,也应该在一定的框架内进行,而且应该是流动性,而不是股价。

最后,政府应该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和理性引导。通过总结危机经验,引导投资者尊重和尊重市场,扭转投资者盲目听信、过度依赖国家的局面,树立正确的自筹资金价值观念,注重宣传杠杆对个人投资者的高风险和潜在危害,建立理性的投资群体。

每一次危机都是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为了避免悲剧重演,我们应该以此为动力,吸取教训,在金融创新和金融改革的背景下,尽快推进体制和机制改革。(编辑刘波)

标题:股市动荡之后更应完善监管

地址:http://www.7mne.com/rbxw/7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