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519字,读完约11分钟

“王忠禹?”

是的,我父亲是中国人。

最近,一个德国汽车品牌的广告上了网。一个德国男孩来到中国。虽然他看起来很德国,但他有一个中国名字,并声称他的父母是中国血统。

一则带有强烈情感攻势的广告揭示了两国制造业中“有我在你,我有你在我”的竞争与合作局面。

目前,德国制造业希望通过行业4.0规划来巩固其领先地位。中国制造正试图解决这样的尴尬:一方面,消费者乐于使用中国制造的欧美品牌产品,另一方面,他们对中国制造的中国品牌持怀疑态度,而且极其不情愿。

生活在中国市场的德国企业最能看到两国制造业的缺点。他们认为,要实现N年后的“现在德国制造”和“中国制造”,培养和储备高级技术人才是非常重要的。说白了,这是人才的竞争。

什么样的制造业是一流的制造业?

深入中国市场的德国企业谈论这个问题是合适的。

德国公司往往有偏见。他们可能是“小公司”、“慢公司”,甚至看起来像“愚蠢的公司”,但他们绝对不是“坏公司”。截至2014年底,有超过439家德国公司在中国寻找机会。在新的经济常态和新的背景下,他们是否有重返德国的想法,中国制造企业是否存在不足之处,技术人才培训储备机制空室有哪些改进。带着这些问题,《国际金融新闻》的记者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深入调查了几家德国公司,并采访了欧洲和欧洲的许多公司

向德国企业学什么

快速与稳定

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已经下降,一些企业会担心这将导致企业发展势头停滞。然而,德国企业认为,这种新常态有积极的一面:长期持续稳定的增长更有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

“我不担心经济下滑,德国公司在中国的商业环境也不会恶化。”上海德国商会董事会主席蒂图斯·弗赖赫尔·冯·德姆·邦格特在接受《国际金融新闻》采访时说,长期、可持续、稳定的发展是企业最好的生存土壤。

什么是长期、可持续和稳定的发展?记者专门采访了一位熟悉中德差异的中国人进行解释。

于荣,从事中德投资咨询十余年,现任德中商务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德国商会全球网络系统服务实体)董事,分管法律事务和投资咨询部。她向《国际金融新闻》的记者解释说,德国人更习惯于稳定的长期发展。“德国人不追求一夜暴富,他们崇尚稳定和安定。中国经济并没有像以前那样爆炸式增长,但它让德国企业家感到更加放心。”

向德国企业学什么

例如,她说,“当中国经济每年增长超过10%时,一家德国家族企业计划在中国投资。当时公司在德国的年平均营业额增长率为6%,公司负责人非常紧张。我说,“6%的增长太快了,我想让它更慢更稳定。”"

根据德国商会2015年对439家德国企业在华的调查,“与2014年相比,德国企业在华投资活动保持稳定,没有迹象表明投资会转向其他国家。”尽管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放缓,但工业和经济发展仍被广泛视为有利于良好投资环境的两个重要因素。”

与经济增长率相比,德国企业更关心中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前景。“不同行业感受到的经济放缓的直接影响是不同的。总体而言,德国企业对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更为乐观。”根据德国商会向记者提供的研究报告《2015年德国企业在华商业信心调查》。

从对资本市场的态度,我们也可以看到两国企业对经济增长方式的不同态度。“有许多中国企业希望在德国上市融资,但德国企业并不太依赖资本市场。与中国股市相比,德国股市的市盈率非常低。”余蓉介绍道。

在德国,中小企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超过80%。这些企业专注于细分的领域,一些家族企业已经深入小领域数百年了。

中国有句话说“没有夜草马不肥”,但德国企业刻意与“夜草”保持距离。

余荣介绍,“十年前,中国中部的一个地方国有企业和一家德国制造企业谈过合资。在合同谈判的最后一分钟,当地政府给了国有企业一大片土地。这家国有企业绘制了宏伟的蓝图,并制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向德国方面通报这一“好消息”。德国人仔细询问了实施细节,最后决定不签合同。”

为什么?于荣说:“从德国企业的角度来看,国有企业完全靠借贷经营,随时会濒临破产。他们需要一个更稳定、更务实的合作伙伴。”“虽然那大片土地的市场价值已经增加了好几倍,但德国企业并不认为这个决定是错误的。他们想:“我现在不需要那么多,你给我那么多是没有意义的。”"

4.0 vs 2025

世界上两个制造大国在同一时期专注于制造业转型和升级。德国公司没有拒绝中国制造2025。“中国的制造业升级将为德国企业带来巨大机遇。”

谈到中国和德国的制造企业,我们不禁要提到两国新的制造计划。去年,德国提出了工业4.0计划。今年5月8日,“中国制造2025”发布,被市场称为中国版的工业4.0计划。

那么,中国制造2025计划和德国工业4.0计划之间有什么关系?

他们在最终目标上没有什么不同。“德国的制造业非常发达。相比之下,互联网行业并不像中国那样火爆。接下来,德国企业需要连接更多的制造行业,以形成物联网,在物联网中,一切都是相互连接的,互联网只是一种工具。中国正在利用互联网改变传统产业。然而,最终的结果应该是相似的,一切都是相互关联的。”罗尔夫·克勒告诉记者。

向德国企业学什么

然而,对于德国工业4.0,德国企业大多遵循自己的十年或五年计划。德国企业普遍认为,“我在做,如果政府不提出这个概念,我就在做。”“。因此,政府提出的概念不会给企业的实际运作带来突然而重大的变化。德国工厂的自动化和互联程度很高。整个工厂在车间里可能只有两三个雇员,所有这些都是自动控制的。”余荣告诉记者。

向德国企业学什么

德国公司如何看待中国制造2025计划?

据记者调查,德国企业认为,中国制造业的升级将带来巨大机遇。“通过‘中国制造2025’计划,中国将更加重视培养技术人才,包括高级技术管理人才和大批技术人才,这将为德国企业在华发展提供更多人才。”德国商会上海董事会副主席罗尔夫·克勒告诉《国际金融新闻》记者。

余荣告诉记者:“我没有听到任何德国公司说德国害怕中国强大的制造业带来的竞争。”相反,中国制造业的改善有利于德国企业。中国在从低端向高端提升制造业水平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向德国学习很多,这有利于德国技术的出口,而且双方的许多技术标准也在逐步统一,这也有利于德国标准的国际化。”

专有技术与专利申请

企业的核心竞争资源是技术人才。中德企业的人才任用机制存在明显差异。中国企业看重技术人才能够创造多少专利,而德国企业更注重技术人才自身的技能

根据2015年德国企业在华商业信心调查的研究报告,“82.4%的受访企业表示,寻找合格员工是德国企业今年在华面临的最大挑战,比去年高出8.3%。99%的R&D企业面临着寻找高素质员工的问题。”

为什么德国企业在中国市场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人才问题?

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企业中人才的概念存在差异。“中国企业习惯于用专利数量来衡量技术水平。德国企业更依赖技术和人才作为核心竞争力。许多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技术,并在某一领域成为市场领导者,尽管公司规模可能很小,只有几十到几百名员工。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隐形冠军”。

专有技术在中国被翻译成“专有技术”或“专有技术”。许多德国企业并不为自己的技术申请专利,而是依靠人才的培养和知识的不断更新。

“专有技术不仅包括有形的、僵化的生产技术,还包括一系列专业知识和技术秘密,如开发和设计、生产计划、质量管理、生产相关因素的整合以及供应链管理。”所有这些都需要人们去实现。因此,德国公司非常重视员工的教育和培训,他们是长期稳定的投资,这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余荣向记者解释道。

近年来,许多中国企业与德国企业在技术转让方面进行了合作,建立了合资企业或收购了破产的德国企业,并将设备图纸运回中国,但效果不如预期。在余荣看来,“中国企业获得了技术和设备,但他们没有学到专门知识。”德国人经常对中国企业说:“不是我拒绝教你们技术,而是即使你们把这些技术带回去,也没有应用环境,没有合适的技术人员,没有用。”"

向德国企业学什么

人才机制的另一个不同之处是,中国员工几十年来都不习惯为同一家公司服务。“70%的德国公司表示,他们希望在中国进行研发,但最大的困难是如何找到合适的员工,这对R&D公司来说尤其严重。”最困难的是如何找到R&D的人才,这是德国公司非常重视的问题。”克勒在接受《国际金融新闻》采访时表示,“高端技术管理人才需要长期培训。德国企业普遍认为学习、实践和卓越表现是一个连贯的过程。没有长期持续的练习,最终很难有出色的表现。但中国年轻人很容易换工作。”

向德国企业学什么

“社会上的浮躁让年轻人很难坚定不移。企业设法培养人才,其他公司增加几千美元并更换工作。如果没有在某一领域的深入培养,就很难创新和取得成功。”达尼对此也有深刻的理解。

在德国一家大型跨国公司担任中国高管多年的朱希龄告诉记者:“我在中国工作的时候,一直问同事们,为什么人这么年轻,40岁以上的人去哪里了?有经验的人去哪里了?这么多年过去了,仍然没有答案。”

双轨制度与学术制度

德国的“双轨制”职业教育体系为“德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奠定了基础,但中国在技术工人的培养上过于注重学历,学习与工作严重脱节

德国企业对中国市场人才的渴求反映了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德国很难在中国招到人。这并不是德国公司独有的。其他外国公司和中国本土公司也面临同样的困难。”上海德国商会董事会主席蒂图斯·弗赖赫尔·冯·德姆·邦格特在接受《国际金融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看看上海建设全球科技中心的政策。现在张江的政策基本上集中在解决人才问题上。如何吸引国际人才,如何留住科技人才。”上海张江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达尼告诉记者。

目前,中国制造业需要科研和技术人才向中高端发展,但人才从何而来?换句话说,在中国接受培训的技术人员的素质如何?

说到这,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几十年的达尼有点着急。一方面,企业不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

“过去,企业主要集中在培养中高级人才,而没有对蓝领和灰领工人进行投资。他们工资低,专业素质不高。一个焊工班,27名学生,只有2人是焊工,其他人都换了职业。”丹尼告诉记者。

2008年,《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为了降低成本和风险,大量企业选择外包人才,一些企业将一半以上的员工外包给中介机构。“中介公司会用心培养人才吗?你能留住人才吗?”Dani说,他近年来一直受到外包公司的伤害。“外包公司一层一层剥离,工资在外包人员手中,可能只剩下一半。”

另一个问题是学校教育和企业需求不匹配。根据吴丹的观察,“大学生所学与实际应用严重脱节。毕业后,连会议记录都不会写。当他们进入公司,他们开始训练如何记笔记,如何接电话,如何穿衣服,人力资源成为阿姨。保姆。”

中国的技术工人不太难,为什么不引进他们呢?

“一些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缺乏熟练工人。他们愿意支付介绍费,但有一个渠道问题。他们知道在哪里引进技术吗?欧洲有许多退休工程师协会,国内行业协会需要与国外联系,以市场为导向连接资源。”丹妮建议道。

“引进先进的技术人才。这就要求行业协会弥合差距,引进国外高层次技术人才和机制。与此同时,中国也需要加强职业和技术教育,不能再只看文凭。”但达尼说,“中国规定,60岁以上的外国人没有大学文凭不能获得工作许可,但欧洲许多高级技术人员没有大学文凭,但中国不能因为有文凭而引进这些技术。”达尼向记者解释道。

向德国企业学什么

说到人才培养,德国的双轨制教育举世闻名。德国的“双轨”职业教育体系为“德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大批优秀人才成为生产、技术管理、过程管理和自动化控制方面的技术专家。在许多制造企业中,高级技术人员的收入和社会地位不低于行政管理人员。

什么是德国双轨制教育?接下来,记者专门采访了在中国和德国工作多年的人,以帮助了解两国之间的差异。

“许多技术细节不能通过书本来了解,这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种竞争往往要求大师带着他的弟子一代代传承下去。三年后,一位大师培养出了一批非常优秀的学徒。”Dani是欧盟商会人力资源工作组的主席。十多年来,她一直负责500强企业的人才选拔工作。

在德国在华企业中,博世集团是最早将德国双轨制职业教育引入中国的企业之一。“着眼于未来的工业制造趋势,对高质量技术工人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八年前,博世开始将德国最初的双学徒制教育引入中国。公司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公司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员。”博世集团人力资源负责人告诉记者。

问题是像博世集团这样的大型跨国集团毕竟是少数,而在制造业中有更多的中型企业。在德国,80%的经济贡献来自中小企业,一些细分领域的全球领先企业通常是只有几十名员工的小工厂。

“博世集团在中国进行过学徒培训,并在中国复制了德国的培训机制,但它每年的销售额为500亿欧元,而中小企业一年的销售额却没有这么多,因此它们不得不依靠社会机制。”丹妮说。

标题:向德国企业学什么

地址:http://www.7mne.com/rbxw/7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