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312字,读完约8分钟
2015年,金融部门改革频繁凸显,许多改革加速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接近尾声,汇率形成机制稳步推进,自贸区金融改革从上海扩展到天津、福建、广东等地,民营银行试点陆续登场...
随着金融改革进入关键时期,如何有序、协调地推进利率和汇率改革?FTZ的扩张会带来什么新话题?私人银行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针对这些问题,《中国商报》记者近日采访了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
中国商报:今年5月11日,央行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从基准存款利率的1.3倍调整为1.5倍;6月2日,《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目前,利率市场化改革只剩下一步了。你认为实现利率完全市场化需要哪些配套基础设施,如何评价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
连平:目前,利率市场化已经到了最后阶段,即存款利率市场化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阶段,但受到存款市场供求趋紧的制约。除了金融产品创新和互联网市场因素激增之外,还有两个重要的制度安排对存款市场的供求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即贷存比评估和存款准备金率。
在外汇和存款增速明显放缓的新形势下,有必要重新审视高存款准备金率,并合理降低。今年,央行多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为利率市场化提供了充足的流动性环境。6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正案(草案)》。草案取消了贷存比不得超过75%的要求,将贷存比从法定监管指标改为流动性监管指标。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预计存贷比将很快从监管指标转变为流动性监测指标。
利率市场化过程的实质是金融市场的培育过程。利率市场化有助于完善金融资产定价机制,提高资本效率,完善金融市场功能和交易机制,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利率波动和利率风险,客观上有助于推动金融市场创新,从而促进金融市场持续、快速、稳定发展。
利率市场化将有助于推动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但利率的自由波动将增加资产价格的波动性,这将考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定价能力和风险管控能力。
同时,利率市场化有利于提高资本市场配置效率,促进社会融资结构多元化发展。它还有助于不断完善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的交易机制,促进直接融资工具的创新,从而促进直接融资的发展。
利率市场化后,随着商业银行对优质客户的竞争更加激烈,大企业的贷款利率可能会进一步降低,但商业银行向大企业贷款的意愿也会降低。在谈判过程中,中型企业与商业银行的关系基本上比较密切,利率市场化对中型企业的贷款利率影响不大。预计小微企业的贷款问题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银行客户结构的调整,小微企业的信贷可获得性将逐步增加。
此外,利率市场化将促进居民财富的增长,进而导致住宅金融管理和消费行为的变化。
我认为未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下一步有四个方向:今年存款保险制度已经启动,下一阶段要逐步完善,为存款保险的顺利运行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随着存款保险的实施,金融机构的破产退出机制应尽快落实;在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和贷款基准利率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期货市场利率体系;逐步避开央行公布的存贷款基准利率的时间表,最终取消央行的存贷款基准利率。
日报:在利率市场化取得重要进展的同时,汇率市场化也在推进。下一步汇率机制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连平:2005年以来,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汇率波动的上下区间逐步扩大,即从2007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区间的0.3%扩大到2014年的2%。二是发展和完善外汇市场,增加外汇市场交易主体,扩大外汇市场流动性,借鉴外汇经纪人制度,拓宽市场融资渠道,发展金融衍生品。三是扩大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的直接报价交易。近年来,先后实现了与马来西亚林吉特、俄罗斯卢布、日元、澳元、新西兰元、韩元和欧元的直接交易,降低了美元对人民币与其他货币交易的影响,帮助人民币汇率摆脱了对美元汇率的依赖。
从中国汇率机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来看,它不仅包括“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最终目标,还包括“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的短期具体目标。
2011年至2014年,人民币汇率已接近或达到均衡汇率水平,人民币升值的市场预期大幅减弱。从中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更有可能成为正常状态。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未来的改革方向是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原则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逐步扩大市场汇率波动范围,增加外汇市场流动性,发展和完善外汇市场体系,扩大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的直接报价交易,改革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今后,我们应该建立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调整一篮子货币结构,逐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每日邮报》:你如何看待利率、汇率改革和资本账户开放之间的关系?
连平:利率与汇率、资本流动等密切相关。利率市场化改革、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资本和金融账户开放的有序安排和协调推进,对各项改革的顺利推进至关重要。日本和韩国的经验表明,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利率变动与汇率和资本流动的关系将不断加强。然而,利率市场化改革往往与汇率自由化和资本账户改革交织在一起,体制改革和市场预期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更加突出,导致利率、汇率和资本流动之间的关系不稳定。
此外,劳动力、土地等实体价格市场化与利率市场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实体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是汇率和利率市场化以及资本账户开放的前提和基础。一方面,实体要素价格的市场化有助于为金融自由化奠定微观企业基础。金融自由化改革必须有坚实的微型企业基础,这要求企业在市场条件下高效运作,并适应利率、汇率变化和资本流动的影响。另一方面,实体要素价格市场化是汇率市场化的前提。实体要素价格市场化是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前提,扭曲的实体要素价格会导致汇率失衡。
因此,路径应该是先将实物要素的价格市场化,然后在保持对资本项目一定控制的同时,推进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最后基本放开对资本项目的控制。当然,上述路径并不按顺序前进,而是可以再次相互交叉,但前进的速度取决于上述安排。
未来资本和金融账户的开放包括跨境资本流动的放松和货币兑换限制的放松,但资本和金融账户不会完全开放。
日报:你曾经说过,FTZ的金融改革是财政部的重头戏。从上海FTZ试点到天津、广东、福建自贸区获批,你如何看待新一轮自贸区扩张?
连平:目前,支持上海FTZ金融开放和创新的49篇文章即将发表,FTZ改革试点的范围、深度和广度正在扩大。FTZ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深化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在这一领域,自贸区未来将有一系列新的突破:逐步在市场上实施人民币利率自由定价;资本和金融账户开放与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积极构建符合国际规则的金融业管理体系;形成具有离岸色彩的金融市场;自贸区统一监管将得到加强。
日报:目前,首批五家民营银行试点银行(前海伟忠银行、天津金城银行、浙江网上银行、温州工商银行、上海华瑞银行)已经正式开业。你如何看待私人银行的进入对银行业的影响?
连平:民营企业创办银行至少有三个积极意义:帮助银行业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有利于促进中国银行(报价601988,咨询)行业的差异化经营;这有助于促进银行业的市场化运作。
然而,应该注意的是,民营银行也面临生存的压力和挑战。当大量由民间资本设立的银行即将进入市场时,正是中国银行业整体经营状况走向低谷的时候。例如,利率自由化使银行的利率差距逐年缩小。在整个过程中,银行的定价能力特别高,这正是中小银行的薄弱环节。因此,如果定价不好,如果为了在短期内获得流动性而将存款利率定得高而将贷款定价定得低,就有可能赔钱。与此同时,目前,银行的资产和负债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从零售业务来看,互联网金融将是私人银行最强的竞争对手。
因此,相关制度建设是民间资本设立银行的必要条件。一是完善存款保险制度,抑制和缓解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合理分担金融机构的退出成本;二是建立合理的准入和退出机制,营造公平开放的金融环境;三是建设信用体系和信用评级体系,降低民营银行的操作风险,提高其信用地位。第四,进一步强化金融硬约束,重视操作风险管控,确保民营银行稳健发展。
标题:讲评2015金改“期中考卷”
地址:http://www.7mne.com/rbxw/6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