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55字,读完约3分钟
被誉为“中国纪录片蓝皮书”的《2020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于4月18日在网上发布,会议由北师大文献研究中心、梧州传播中心和毕丽毕丽联合主办。据《报告》报道,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中国纪录片制作总投资为50.36亿元,同比增长9.4%。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约66.6亿元,同比增长3.3%,为近10年来最低增幅。新媒体增加了对纪录片总制作量的贡献,成为影响纪录片播出模式的最大变量。
北京师范大学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张同道表示,2019年宏观经济形势对纪录片行业产生了部分影响。然而,如果我们只计算电视和新媒体纪录片的总产值,它将在2019年同比增长10%。事实上,纪录片行业仍处于良性上升通道,但增速低于2016年之前。
中国新媒体纪录片的迅速崛起已经成为影响纪录片传播模式的最大变量。广播频道的多样化为纪录片的繁荣提供了更多的播出机会和观众。2019年,国内新媒体在纪录片上投资约13亿元,同比增长18.2%。最受欢迎的新媒体纪录片仍然是食品节目。中国电视纪录片和网络纪录片前十名的作品没有一部是一致的,这表明受众分化越来越明显,两个群体之间的交叉部分越来越少。
2019年,中国纪录片的国际传播呈现新趋势,主题丰富多样,合作形式多样,形成立体交叉传播格局。具体来说,自然地理仍然是国际交流的硬通货。优秀的传统文化从常见的象征如紫禁城和长城延伸到日常生活。食物也已经成为一种国际语言,更真实的生活已经成为国际交流的主题。
此外,面对COVID-19肺炎疫情,纪录片从业者迅速行动。现场直播了短片,珍贵的疫情记录被载入《2020年武汉日记》、《武汉:我的战争疫情日记》和《流行战争》。北京电视台的《生活边缘》、上海广播电视台的《城市温度》、深圳电视台的《我的白大褂抗击流行病日记》等影片都聚焦于武汉,而且景深遍及全国。中国国际电视台的《武汉传染病之战》和《中国的防疫》,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解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全方位、大跨度地讲述了中国的防疫历程。
在新闻发布会上,张同道表示,如何平衡政治、商业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构建多元共生的纪录片生态,仍然是中国纪录片需要努力的方向。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陆表示:“2019年中国纪录片的另一个特点是,微型纪录片正在崛起,为市场带来了新的活水来源。”他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视频信息的提高,以微电影、微视频和微纪录片为代表的微交流时代已经到来,不断丰富纪录片的新品种和新表现方式。创作主体和创作主体的多元化无疑会扩大纪录片的社会影响力,增强其生活和新闻的特色。
鲁认为,中国纪录片要取得更大的成就,需要在几个方面寻求突破:一是进一步拓宽纪录片的投资渠道,完善产业链;二是进一步提高纪录片的市场化程度,减少对平台的依赖;第三是进一步加大纪录片的国际化。此外,纪录片的质量应该进一步提高。“纪录片行业最终依靠产品的质量和创新,靠产品的文化魅力和市场价值取胜。”兰德说。(刘洋)
《人民日报》(2020年4月20日,第13版)
编者:纪爱玲
标题:新媒体改变了纪录片的播出模式
地址:http://www.7mne.com/rbxw/3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