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60字,读完约5分钟
近年来,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沙洲镇清平村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因地制宜,利用好生态资源,采用“大集中、小分散”的方法,按照“三位一体”的模式发展,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如“如何搬迁、如何建设、如何致富”,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扶贫搬迁之路。
搬出大山去“搬穷窝”
“我过去住在一所破旧的房子里。晴天时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旅行非常不方便。现在我搬进了一所新房子,干净整洁,环境特别好,生活也很舒适。”清平村47岁的村民杜宝珍在2020年说。
据了解,清平村地处高山深谷,公路沿线可用于建房的土地不足。想搬家的人对搬到哪里充满了担忧,他们不愿意搬家已经成为工作晋升的主要瓶颈。沙洲镇通过召开三级干部会议、临时支部会议、群众动员会议、一对一答疑和公开评议会议,帮助群众计算集中建设储蓄账户、交通便民账户、医疗卫生账户、工业发展账户、增收致富账户“五个账户”,实施“一对一”的乡镇干部工作方法,跟踪解决搬迁过程中的具体矛盾和问题,有效实现搬迁。最终确定清平村集中19户65人的贫困户和24户97人的非贫困户
“扶贫搬迁后,解决了许多问题:一是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第二,农民工被迅速就地安置;第三,农副产品更容易销售,因为运输和物流更好;第四,看医生更方便;第五,提供公共福利工作,一些人有更有保障的经济来源……”青川县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李力说。
据了解,为确保被拆迁人“迁、稳、富”,青川县委、县政府围绕中央、省、市的部署要求,立足本地实际,紧紧围绕“异地扶贫搬迁”的总体目标,集中力量,大力推进异地扶贫搬迁工作。“十三五”期间,青川县搬迁1856户,5605人,现已全部搬迁,完成率100%,搬迁准确率100%;人均住房面积24.86平方米,住房建设资金补贴兑现率100%;2016年至2019年,共建成8个集中安置点,集中安置352人,分散安置5253人。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从根本上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效解决了‘一方水土养不了另一方’的问题,加快了贫困人口的扶贫步伐,取得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青川县县委书记罗云说。
高“面值”成为旅游热点
据悉,清平村位于白龙湖国家风景区的中心。清平村搬迁安置点依托现有生态资源优势,围绕青川的全球旅游发展理念,结合当地民俗文化元素,将安置点贴近景区,建设乡村旅游景点,规划建设“湖山竹园”四合院和一排居住安置区,按照川北“四合院、牯子口、吊脚楼”的传统居住风格。
清平村凭借其独特的村容村貌和便捷的交通区位优势,其异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已成为乡村旅游的打卡地,每年节假日都有越来越多的市民来此旅游。清平村扶贫搬迁安置点景村的整合,不仅改善了群众的生活条件和质量,也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真正让群众住上了好房子,吃上了“旅游餐”。
“这是最美丽的定居点。只要我们依靠生态资源优势,充分挖掘农村的青山绿水,美丽的风景一定会变成美丽的经济,”青川县委副书记、县长刘自强说。
致富吧,伙计们
“从2020年3月开始,我一直在茶园工作。根据100元的最低日保障收入,我现在至少挣8000元。随着收入渠道的增加,我的心会踏实,这是扶贫搬迁带来的,””村民王正权说道。
沙洲镇清平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贫困村”。搬出去,怎么生活?这已成为搬迁户最常问的问题。为了打消拆迁户的顾虑,让普通百姓不仅安居乐业,这已经成为青川搬迁安置后的重中之重。据了解,在搬迁过程中,清平村的迁地扶贫安置点充分考虑了搬迁与产业同步规划的原则,坚持以搬迁群众脱贫为目标,精心规划并实施后续发展措施,因地制宜发展“白烨一号”茶产业,做到“一叶、一业、富民”。
据悉,“白烨一号”项目采用“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建设模式,探索建立和完善“硬件”效益联动和增收机制,使贫困户可以转移土地收取租金,就地工作赚取工资,茶苗可以转为股份,委托经营可以获得报酬,集体收入可以分成现金和股份项目分红。
“多亏了党的好政策。我家转让8亩土地种植白茶,土地出让金收入2400元,转让3亩土地种植绿茶。自下而上的集体分红为整个家庭带来了190元的收入。通常,我必须去公园工作的部分收入。当茶叶价格高时,收入将大幅增加。现在日子过得很开心。”谈到搬迁后茶业的发展,一个55岁的贫困家庭焦植点头称赞。
“浙江亲戚不仅送茶苗,平时还送技术。让大家放心的是,生产结束后,合作企业将以保底价格被收购,村民们种植茶叶的积极性也很高。”清平村党委书记王永明介绍。异地扶贫搬迁与产业的无缝结合,成为清平村脱贫路上的“造血机器”。由于工业发达,许多外出工作的当地村民都回家种茶了。接下来,将在村里建一个茶叶加工厂,形成一条完整的茶叶生产线,这样村民就可以稳定地致富。(照片/青川县委宣传部文/唐旭宗、李莉、)
编者:纪爱玲
标题:广元市青川县:异地扶贫搬迁青川模式
地址:http://www.7mne.com/rbxw/2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