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546字,读完约11分钟

●从规模上看,“十三五”期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明显提高。到2020年,中国服务业的比重将从52%左右增加到58%左右,可能接近60%。

●在“十三五”期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保持在60%-65%之间,这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其增长趋势、结构和驱动力都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变化。增长、转型和改革高度融合的特点突出。这需要从经济转型升级的趋势出发,规划和把握经济增长的路径选择,通过转型改革释放内需的巨大潜力,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实质性突破。

“十三五”经济转型升级的基本趋势

“十三五”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关键五年,历史转型的特点十分突出。“十三五”前一两年,经济下行压力与结构调整和产能过剩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抓住机遇,加快转型升级,不仅可以缓解或化解矛盾,还可以通过转型升级将经济结构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基本形成以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

“十三五”期间,中国服务业发展巨大。与印度、俄罗斯等金砖国家相比,中国服务业的比重比gdp低10个百分点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它低于20个百分点;与工业化中后期的实际需求相比,差距至少在5个百分点以上。从这一点出发,“十三五”服务业将呈现快速发展势头,预计每年至少增长1.2-1.5个百分点。

服务业不仅增长迅速,而且结构也在发生重大变化。从规模上看,“十三五”期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显著提高。到2020年,中国服务业比重将从52%左右提高到58%左右,可能接近60%,中国将基本形成以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从结构上看,随着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以R&D、金融和物流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从目前的15%左右提高到2020年的30%左右。

“十三五”:以结构性改革推动转型升级

以服务业发展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注意的是,以服务业为主体是新阶段实现制造业强国的战略选择。第一,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制造业人均产值只有发达国家的1/3。主要原因是以R&D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比重严重偏低。第二,从发展趋势来看,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主要依靠以R&D为中心的生产性服务业,这是一个基本规律。第三,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的形成不是没有产业,而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

“十三五”:以结构性改革推动转型升级

以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将引领经济新常态。据统计,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新增就业岗位可达70-80万个;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会创造约150万个新就业岗位。也就是说,就业问题既关系到速度,也关系到产业结构,以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将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主要载体。

基本形成登记人口城市化新格局

推进从规模城市化到人口城市化的转变。人口城市化是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的重要载体。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加快“十三五”期间登记人口城镇化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十三五”期间登记人口城镇化率有望以每年不低于2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据估计,到202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可能会超过60%,登记人口的城市化率将从2014年的36.6%上升到50%左右。其中,关键是“让农民工成为历史”。

“十三五”:以结构性改革推动转型升级

户籍制度改革要有新思路。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建议有两个提法:一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二是实行居住证制度。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要推进三个重要转变:一是从人口控制向人口服务和管理转变。二是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向居住证制度的转变。居住证制度的实施意味着城乡户籍不再分割。第三,人口管理将由公安部门管理向人口服务部门管理转变。

“十三五”:以结构性改革推动转型升级

基本形成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

“十三五”期间,中国将实现从物质消费向服务消费的转变。目前,中国城镇居民在物质消费中的比重为60%。据估计,服务型消费支出的比重将从现在的40%上升到2020年的50%,甚至超过50%,一些发达地区将达到60%以上。一些机构预测,到2020年,中国卫生服务消费将达到14-16万亿元人民币。卫生服务业将成为“十三五”期间增长最快、发展潜力最大的行业之一。

“十三五”:以结构性改革推动转型升级

“十三五”期间,中国消费规模将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据统计,2015年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0%,比国内生产总值高3-4个百分点。据估计,“十三五”期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仍将比国内生产总值高2-3个百分点,平均增速在10%左右,最低增速在8%以上。

“十三五”期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明显提高。今年前三季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4%。据估计,“十三五”期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保持在60%-65%的范围内。消费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消费结构的变化给经济增长带来内生动力。一些经济学人士认为,消费只是生产的目的,不能成为增长的动力。应该注意的是,消费的确是生产的目的,但在现实生活中,消费确实成为了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以吃饭为例,随着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人们开始吃营养、吃特色、吃环境,这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来源,引发了服务型经济结构的重大变革。

“十三五”:以结构性改革推动转型升级

基本形成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经济转型升级对服务贸易的依赖明显增加。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新一轮全球化方兴未艾。“十三五”能否在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双向市场开放上取得突破,不仅关系到国内经济结构的升级,也关系到中国在新一轮全球自由贸易中的重要作用。

聚焦服务贸易,加快国内自由贸易区建设。目前,国内四个自由贸易区在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新一轮全球化中,FTZ的使命是将开放服务贸易作为一个重要目标。例如,在四个自贸区共享的122份负面清单中,超过80份是针对服务业的。为适应新一轮全球自由贸易下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国内四大自由贸易区有必要在服务贸易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并提供重要的实践经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推广。

“十三五”:以结构性改革推动转型升级

聚焦服务贸易,推进双边、多边、区域和全球自由贸易进程。适应全球服务贸易快速增长的需求,有序推进服务市场双向开放,打破发达国家服务贸易出口管制,已成为扩大服务贸易、加快自由贸易进程的重大任务。第一,提高服务贸易比重,这是“十三五”期间对外开放的一项重要任务。制定“十三五”服务贸易发展目标,使服务贸易总额达到1万亿美元,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提高到20%。二是加快开放以服务业为重点的双边和多边自由贸易,加快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网络,扩大双边和区域服务贸易协定,打破对华服务贸易壁垒。第三,大力发展服务外包,推动服务企业“走出去”。第四,推进中欧自由贸易区可行性研究,争取“十三五”前两年中欧双边自由贸易区建设取得新突破。

“十三五”:以结构性改革推动转型升级

“十三五”结构改革的重点任务

最近,供应方结构改革已成为各方的热门话题。从实践角度看,以服务业为主体的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面临一系列政策和制度结构性矛盾,包括需求侧问题和供给侧问题。例如,在电信领域,由于全球市场的开放,中国电信业近年来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以老年人消费为例,中国已经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潜在的老年人需求至少有1万亿元,但实际年消费只有2000亿元左右,供给方面的结构性矛盾相当突出。因此,有必要解决政策和制度的结构性矛盾,使供给和消费需求相互适应,实现供求的动态平衡。

“十三五”:以结构性改革推动转型升级

结构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开放服务业市场

有效供给不足的突出瓶颈是服务市场开放的严重滞后。随着服务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服务市场开放滞后的矛盾凸显。目前,服务市场大致为“三低一高”:市场化程度低,50%以上的服务部门存在多种形式的行政垄断或市场垄断;对外开放程度低。尽管自由贸易区在扩大和开放服务业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但对服务贸易仍有许多限制;服务程度低,如大型房地产发展迅速,但服务房地产的雏形尚未出现;价格很高。例如,2014年,中国的平均宽带接入速度位居世界第75位,但1兆位每秒的平均接入成本是发达国家的3-5倍。

“十三五”:以结构性改革推动转型升级

服务业市场的开放不仅是市场化改革的“关键事件”,也是释放改革红利的重要来源。“十三五”规划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凸显了服务业的矛盾。这就要求尽快打破服务业市场的行政垄断和市场垄断,在竞争领域全面放开服务市场价格,形成统一开放公平的市场体系;因此,有必要推进服务业准入便利化改革,使社会资本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体。

“十三五”:以结构性改革推动转型升级

服务业市场的开放影响着“十三五”期间转型发展的大局。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关键是尽快制定“十三五”开放服务业市场的行动计划。为了明显增加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必须开放服务市场,扩大服务供给能力;要形成以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必须开放服务业市场,形成有效投资;要形成以服务贸易为核心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就必须有序开放服务业,通过服务市场的双向开放,加快双边和多边自由贸易进程。

“十三五”:以结构性改革推动转型升级

服务业市场开放的重点任务。首先,放开服务业的价格管制。第二,打破服务行业的行政垄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通过市场竞争做大蛋糕。第三,服务业对社会资本完全开放。第四,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力度。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当前,金融结构、金融体系与经济转型升级、实体经济发展、创新创业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一是加快银行业结构转型,适应创新创业,发展以民间资本为主体的各类中小民营银行。第二,加快引入资本市场登记制度,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作用。第三,完善金融监管,促进金融监管从分业监管向混业监管转变。第四,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后,如何实现金融业的双向开放将成为金融结构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新课题。

“十三五”:以结构性改革推动转型升级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在实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特定背景下,必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统一的全国市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现代财政体制。第一,增加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建立更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也是释放新需求的重要条件。第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减税力度,对服务业实施有针对性的减税。第三,加快完成“营改增”,打破消费税改革的话题,使消费税成为地方主体税种。第四,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税关系是大势所趋,如国税与地税的合并。条件已经成熟,建议尽快开始。

“十三五”:以结构性改革推动转型升级

推进教育结构改革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与现有人力资源结构之间的矛盾相当突出。中国存在着人口数量红利递减的问题,但应该注意的是,每年700多万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就业市场上的一个突出矛盾。教育结构与经济转型升级的人才供求严重不相适应。因此,供给方结构改革需要把教育结构调整放在突出位置。实现教育体制从应试化、封闭化、行政化向能力化、开放化、专业化的转变,是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十三五”:以结构性改革推动转型升级

以权力下放和分权为重点的改革

激活市场,解放企业。要解决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就必须走完权力下放的“最后一英里”。一是全面实施企业自主注册的条件已经成熟。二是取消企业一般投资项目备案制度。第三,产业政策不应被用来干涉企业行为。第四,充分发挥企业家的作用,保护企业家,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

促进监管转型。首先,审批要与监督分开,改变传统的以审批代替监督、谁批准、谁监督的模式。二是实行统一监管,改变“九龙控水”和监管失灵的局面。第三,自由化与管理相结合需要加强市场监管,但不能以监管的名义增加企业的负担,这就要求加快监管体制从行政监管向法律监管的转变。

把权力放在系统的笼子里。在全面实施负面清单管理的同时,应强化权责清单,探索公共财政预算清单的实施。

(作者是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

标题:“十三五”:以结构性改革推动转型升级

地址:http://www.7mne.com/rbxw/11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