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24字,读完约7分钟

我们的记者陈至从上海报道

中国人民银行信贷信息中心(以下简称“中央银行信贷信息中心”)的垄断格局即将被打破。

近日,八家民间征信公司结束了央行的相关受理工作。这意味着这八家信用报告机构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获得个人信用报告许可证。

早在今年年初,央行就下发了《关于做好个人信用信息业务准备的通知》,要求芝麻信用、腾讯信用、前海信用、鹏远信用、中国程心信用、中国志诚信用、考拉信用、花岛信用等8家民间信用信息机构做好个人信用信息业务准备,准备时间为6个月。

据知情人士透露,许多机构,如北京荣安信用信息局,一直渴望进入第二批持牌机构。

然而,私人信用报告机构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如何与信用报告领域的“国家团队”——中央银行信用报告中心——形成差异化发展。

“中央银行信贷信息中心拥有约3亿人的银行信贷还款记录等信息。私人信贷报告机构的突破是为5亿没有银行信贷偿还记录的群体提供服务。”一位来自私人信用报告机构的人士说。

在最近举行的2015年上海新金融年会暨互联网金融外滩峰会上,中国人民银行信贷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晓磊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中国人民银行信贷信息中心很高兴看到中国信贷市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这不仅可以打破信贷市场所有参与者的信息不对称,还可以促进整个信贷市场的健康发展。

“不要认为私人信用报告机构不能工作,我们会很高兴。”她说话直率。

然而,私人信用报告机构和中央银行信用报告中心共享信息并不容易。

一家打算成立征信机构的p2p平台负责人表示,合规运营和信息安全保护等大量问题需要解决。对于p2p机构来说,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全面的信用信息系统。随着p2p投资规模和坏账率的增加,信用信息成为困扰整个行业发展的最突出问题之一。

“我们当然希望尽快进入央行信贷信息中心,尽快实现信息共享。”他粗略估计,大部分p2p机构收集和核对借款人信息的成本占融资总成本的2%-3%,其中不包括p2p机构因对借款人相关信息真实性核查不严而产生的坏账率。如果国内征信机构能够尽快实现信息共享,尽可能多地了解借款人的信用记录,不仅可以节省收集和核对借款人信息的成本,还可以间接降低p2p网上贷款的融资成本和坏账。

民营征信机构破局: 争夺5亿人征信蓝海

信息共享“高门槛”

“在过去的十个月里,央行相关部门对公司的业务合规和信息保护准备工作进行了三次检查。我们已经对业务流程进行了许多更改,以满足央行提出的要求。”中国信贷信息的负责人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上述八家征信机构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构建系统模型,做好信息收集和存储、产品研发的各项准备工作;第二,建立符合相关要求的管理团队、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等。

然而,在产品研发战略方面,每个私人信用报告机构都有自己的侧重点,有些侧重于建立基于反欺诈的借款人黑名单数据库;一些公司基于其股东在互联网平台上收集的大量社交和电子商务支付数据以及互联网机构客户的个人信息,设计了身份验证、欺诈测试、信用评分和信用报告等信用信息产品。

“中央银行的信用信息中心主要依靠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担保机构收集借款人的个人基本信息、贷款信息、信用卡信息和其他信用信息,与此不同,私人信用信息机构将利用互联网渠道获取借款人的信息。大数据分析的信息。“一位来自信用报告机构的人士强调,为每个借款人设定一个准确的信用评分来判断其还款意愿和违约概率是不够的。

民营征信机构破局: 争夺5亿人征信蓝海

他认为,一个完善的信用信息系统将实现各种贷款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信用信息系统越全面地描述借款人的债务状况记录,该系统的服务效率就越高。

然而,纵观欧美成熟的金融市场,所有的信用报告机构仍在各自为政。例如,美国三大信用报告机构的业务范围都有自己的侧重点。有的侧重于商业银行客户的信用报告,有的擅长小额信贷机构客户的信用报告,有的掌握了零售客户的大量信用卡还款记录作为信用数据来源。但是,这三家征信机构基本上处于“无对话”状态,不会共享信息。

民营征信机构破局: 争夺5亿人征信蓝海

许多银行因此遭受了损失。南非颁布了一项法律,要求当地大型信用报告机构参与对话和分享信息,但该法律仍然失败。在没有共享客户信用记录的情况下,当地一家银行轻率安排小额贷款业务,导致坏账率高,濒临破产。

王晓磊认为,央行设立信用信息中心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银行机构之间共享借款人信用记录的问题。

她说,央行信贷信息中心也很高兴看到中国信贷信息市场的不断发展,这将最终打破信贷市场所有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促进整个信贷市场的健康发展。

在业内人士看来,要与央行信贷中心共享信息,私人征信机构必须首先获得央行颁发的个人征信许可证。此外,在实际操作中,信息共享面临许多挑战,如合规性操作和信息保护。

"更重要的是信用报告机构本身的商业道德."一位信用报告机构的负责人指出。征信机构是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其提供的征信产品不对银行、p2p机构和消费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负责。因此,在中央银行征信中心实现与这些征信机构的信息共享之前,必须首先确认这些机构提供的信息是真实、客观的,并且能够妥善保护中央银行征信中心的相关信息安全。

民营征信机构破局: 争夺5亿人征信蓝海

信用蓝色海洋

在业内人士看来,虽然中央银行的信贷信息中心有3亿人的银行信贷还款记录,但中国有多达5亿人没有银行信贷还款记录。如何为这些人提供信用信息服务将是私人信用信息机构的一个业务突破。

除了上述八家征信机构的积极布局外,许多p2p机构也开始涉足征信市场。

排派贷款创始人张军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排派贷款近期计划成立一家独立的征信公司,数据来源主要是国内缺乏银行信用还款记录的客户群体。

“目前,拍卖平台每月新增用户约50-60万,预计年底用户数将达到1000万。这是信用信息的自然数据来源。”张军说道。

然而,很难将这些用户数据转换成有效的信用数据。一方面,这些用户既没有信用卡也没有信用记录,这使得p2p机构很难了解借款人过去的信用状况,也很难准确判断其还款违约概率;另一方面,许多互联网组织打算将个人电子商务消费交易数据转化为信用风险控制模型数据,但这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尝试和纠正错误,甚至需要根据市场变化不断调整模型计算公式。

民营征信机构破局: 争夺5亿人征信蓝海

张军表示,拍卖拟建的征信公司将借鉴自身开发的魔镜系统的数据,对数百万没有信用卡和信用记录的借款人进行信用评分,并预测预期的还款风险概率。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多种渠道了解到,除了自建的信用信息平台,许多p2p机构还打算利用“外力”来丰富5亿人的信用信息市场。例如,通过与信用报告机构合作,他们首先借助后者的信用报告数据库和风险控制模型详细分析借款人的信息和信用状况,以确保借款人不存在信用违约风险,然后通过审查自己的风险控制平台来设定借款人的综合融资成本和具体贷款金额。

民营征信机构破局: 争夺5亿人征信蓝海

“事实上,当p2p机构为缺乏银行信贷记录的群体服务时,他们真正意识到了他们所倡导的包容性金融。”上述打算开办征信机构的p2p机构负责人坦言,目前很多p2p机构要求借款人先去中央银行获取个人信用报告,否则不会贷款。这意味着p2p正在与银行消费金融部门争夺同一个高质量的客户群,难以扩大普惠金融的范围。此外,由于缺乏银行信贷还款记录,许多还款状况良好的人需要承担更高的融资成本,这也不能反映普惠金融的价值。

标题:民营征信机构破局: 争夺5亿人征信蓝海

地址:http://www.7mne.com/rbxw/7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