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143字,读完约10分钟

“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新版本。目前,各地正在积极整合实施这一战略。但是,我认为“一带一路”的深度与经济总量有很大关系。广东是中国少数几个经济总量足够大的省份之一,因此广东应该明确自己的历史角色。

本报记者王尔德、杜红雨实习生李金娟报道来自京广

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选择广东作为他第一次调研的地方,进一步表明了他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在这里,他提出了广东“三个面向,两个率先”的要求,希望广东探索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全国的路子。

回顾过去的五年,尽管受到三个阶段叠加的深刻影响,但广东在全国取得了显著成就。

“十二五”期间,广东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美元,进出口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在此基础上,广东提出在2018年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具体而言,“十三五”期间,广东经济应保持中高速增长,年均增长7%。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11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10万元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到2018年,全省小康指标将达到97%以上,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广东基础好,起步早。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可以定得更高,带动整个国家的发展。”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广东的“十三五”经济应该从数量经济向质量经济转变。

郑永年建议,在深化改革中,应在创新、户籍、人才、国有企业和地区平衡等领域进行改革,以释放更多的改革红利;在对外开放方面,我们要抓住实施“一带一路”,特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历史机遇,将对外开放阶段提升到4.0,与新加波和首尔的发展水平接轨。

由“一带一路”升级到开放的4.0阶段

21世纪:广东在一带一路新的对外战略中处于什么位置?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率先突破?

郑永年: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的对外开放可以分为四个阶段。80年代是1.0阶段,率先发展沿海经济特区;20世纪90年代,邓小平南巡之后,是2.0阶段,积极发展市场经济;新世纪加入世贸组织后,是3.0阶段,促进了外贸进出口的快速增长,并深入参与世界贸易体系。

现在广东正处于对外开放的4.0阶段,这需要思考和回答未来如何开放的问题。我认为,广东对外开放4.0的重点是创新,目标明确,其中首要目标是解放思想,推进制度创新,进而实现制度变迁。

“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新版本。根据国务院“一带一路”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说法,每个省都包括在内,没有一个省不包括在内。目前,各地都在积极参与这一战略的实施,但我认为“一带一路”地方一体化的深度与经济总量有很大关系。广东是中国少数几个经济总量足够大的省份之一,因此广东应该明确自己的历史角色。

借“一带一路”升级到对外开放4.0阶段

广东必须认识到,企业是“一带一路”的主体,政府只是搭建一个平台,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法律服务、利益保护和信息服务,促进企业在沿途国家配置资产。

长期以来,广东的对外贸易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华为等企业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典型。下一步,广东应充分发挥其丰富的港口资源优势,进一步对促进港口互联互通进行具体而深入的思考。

总的来说,广东应该大力推动民营企业走出去“一带一路”。就东南亚而言,广东民营企业已走出国门多年,发展基础优于其他省份。因此,在新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广东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从“数量经济”到“质量经济”

“21世纪”:广东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2018年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如何评估这个目标?

郑永年:目前,广东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广州、深圳等城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万美元。五年后,广东人均gdp达到12000美元并不困难。我建议广东的经济发展目标应该定得更高,因为广东起步早,基础好,应该引领全国的发展。

广东的目标应该是人均gdp达到15000甚至20000美元,并在国内领先,与新加坡和首尔保持一致。

我想特别强调的是,广东经济转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应该由习近平主席所说的“数量经济”转变为“质量经济”。

21世纪:广东如何实现从“数量经济”到“质量经济”的转变?

郑永年:广东现在是中国经济最大的省份,所以我们不能太关注代表经济总量的gdp指数。广东不需要想尽一切办法保持这一地位,这没有多大意义。Gdp只是一个结果,所以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和培育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在新常态背景下,中国经济应该从要素驱动和投资规模驱动型发展向创新驱动型发展转变。但是,由于路径依赖的问题,这种转换预计不会很顺利,并且需要很长时间。

但广东应该树立一个榜样。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广东一直是改革开放的先锋。广东提出创新引领转型发展是正确的。广东早期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附加值低。未来,它不能也不应该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升级的方向应该是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服务密集型。

未来,广东能否实现上述转型仍面临巨大挑战。然而,没有必要对此过于担心。广东省已经有这样一个创新型的示范城市,那就是深圳,它是从一个小渔村发展起来的。

深圳的大学、科研院所、两所院校的院士等指标在广东省乃至全国都不领先,甚至落后于中国其他许多城市。但为什么深圳发展成为一个举世瞩目的创新型城市,培养了这么多世界级的创新型企业?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人们对深圳的经验进行了很多分析,我认为关键在于治理的理念和思路。我认为,深圳成功的核心经验有两点:一是地方政府创造了一个宽容开放的市场竞争环境;另一点是,当地的户籍和人才政策相对开放和灵活。

那么问题是,广东能在该省复制和推广深圳模式吗?教育和科研条件较好的城市能否成功复制深圳的经验?东莞能否成为下一个以移民为主的珠三角城市深圳?

改革户籍和人才政策

21世纪:你认为深圳向创新型城市转型的核心经验之一在于其人才政策。这对广东的转型升级有什么影响?

郑永年:我曾经告诉广东省委领导,广东在30年前使用农民工,30多年后仍然使用农民工,这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

一方面,广东农民工市民化进程非常缓慢。30多年后,广东仍在使用农民工,这表明历史上有太多的债务。上一代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还没有解决。现在新一代农民工已经长大了。如果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不加快,不仅会因基本公共服务缺乏保障而引发诸多社会问题,还会阻碍广东劳动力水平的代际提升,这对广东人才的提升非常不利。

借“一带一路”升级到对外开放4.0阶段

另一方面,大量农民工的存在表明,广东的工业仍然需要他们的劳动力。也就是说,我国产业结构转型水平还没有达到相对先进的阶段,对其他高级人才的需求还没有得到充分培养。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才结构的优化升级,这也是广东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21世纪英文报》:您对广东的户籍和人才政策有什么具体建议?

郑永年:一方面,在推进城镇化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要尽快降低农民工的落户门槛。我们不应该只把农民工视为一种负担,而应该只计算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相反,我们应该看到,他们在过去和将来都会为人口流入地区创造很多利益,而农民工为当地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包括创造社会财富、纳税和缴纳社会保障等。

尽管广东省政府今年夏天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但从民意反馈来看,户籍门槛仍然很高。农民工不仅难以定居,其他高层次人才也难以定居,这将大大降低城市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背离户籍改革的初衷。

另一方面,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人才结构,进而促进产业优化。深圳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创业的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创业和创新人才,本地企业家整体上比较年轻。相比之下,广东其他城市的企业家正在严重老龄化,因此广东未来人才政策的重点之一是培养新一代企业家。一般来说,60岁以上的企业家不太愿意投资于产业转型和升级。没有新企业家的支持,产业转型可能会出现问题。

借“一带一路”升级到对外开放4.0阶段

同时,在设计城市转型升级的政策指标体系时,广东也应考虑设置相应的人才硬指标,尤其是吸引国际移民的人才。我认为,目前广州等城市国际人才匮乏,国际化程度不够。

此外,广东应积极发展智库,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家和组织队伍。他们应该密切关注世界发达国家的产业、人才和文化,并与世界同步。日本国际贸易工业部和新加坡经济发展局的系统运行模式值得关注。这些组织已经组织了一个专家小组来关注世界先进工业的发展并思考这些工业来自哪里。你现在去哪里了?明天你要去哪里?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无论是广东还是广东所辖的大城市,如果能够组织和建立这样的专业团队,城市的转型升级将会更快。

借“一带一路”升级到对外开放4.0阶段

创造渐进式改革

21世纪:除了创新、户籍和人才政策,未来广东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郑永年:广东在过去的三年里确实进行了许多改革,如简化管理、分散权力、登记商业事务、开放和培育社会组织、实行市场准入的负面清单。它确实在全国领先,并释放了巨大的改革红利。

目前,中央政府提倡供应方改革。笔者认为,供给方改革不仅包括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的经济方面,还包括政府管理体制、社会组织和生态环境等行政体制改革。广东可以充分利用供给侧改革理念,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创造渐进式改革。

例如,广东应进一步明确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政府应注重政策供给。在改革过程中,政府的职责是提供足够的制度支持。因为综合创新不仅需要产业创新作为基础,还需要制度和法律创新作为保障。

又如,在国有企业改革领域,广东应根据自身特点推进改革。广东的企业结构是民营企业占主导地位,有很多外资企业。因此,广东不应该照搬全国其他地方的国有企业改革方法。许多其他地方仍在简单地谈论“加强和扩大”国有企业。我认为广东应该把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多年来,广东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一直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并得到很好的保持。不要打破,不要简单机械地做强做大国有企业,而要做强做大国有企业的服务功能。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广东可以借鉴新加坡的淡马锡模式,国有企业应该深度市场化。

借“一带一路”升级到对外开放4.0阶段

此外,就广东省内陆地区的平衡而言,广东仍拥有一个更大的空。如何通过制度机制创新发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带动粤东、粤西和粤北的发展,实现广东省的共同富裕,缩小地区发展水平与人均收入的差距。

标题:借“一带一路”升级到对外开放4.0阶段

地址:http://www.7mne.com/rbxw/7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