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549字,读完约9分钟

最近,国际金融市场跌宕起伏,经济形势令人困惑。美联储加息预期引发的新兴市场资本外流,给全球经济增长增加了更多不确定性。

此时此刻,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中国身上,中国政策制定者的一举一动都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解读。

8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专题会议,研究国际经济金融形势新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这是李克强就任总理以来首次召开国务院特别会议。会上,经济运行面临“新压力”的信号和“保持无区域系统性风险底线”的再次提及,都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变革中必须有力量,面对挑战需要智慧。”李克强是针对当前复杂的内外形势和政策部署做出上述判断的。

一位长期关注中国经济和政策制定的官方机构研究员昨日在接受《中国商报》采访时表示,总理强调“决心”和“智慧”,实际上反映了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坚持”和“生活”。我们应该始终坚持一些基本的底线、目标和政策方针,但在处理实际情况时,我们应该灵活,不要受传统思维的束缚。

“任何政策都可以使用。在特殊情况下,最重要的是保持经济增长的底线和风险防控。”这个人说。

为一个问题准备多个解决方案

近期,美元加息预期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跌、金价波动,同时改变了全球资本流动格局。

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南非和其他新兴经济体已经经历了明显的资本外流,中国也不例外。与此同时,稳定国内经济的压力依然很大,深层次的内外矛盾逐渐显现。

针对近年来的特殊情况,李克强指出,我们不仅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而且有能力有效控制风险,在复杂情况下总能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对于下一步的政策部署,李克强提出要牢牢把握发展的第一要务,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上述官方机构的研究人员向本报指出,在过去一两年中,由于金融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地方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有所减弱。他认为,强调积极融资也是发挥地方积极性的重要条件之一。

早在半年度经济报告发布之时,许多机构就预测,下半年的政策重点将集中在积极融资上。

瑞穗证券(Mizuho Securities)亚洲区董事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认为,从铁路综合货运量、用电量和新增信贷三项指标来看,下半年的宏观政策可能最需要体现积极的财政政策。

事实上,在财政努力方面,上述三项指标在近两个月已稳定下来,并有不同程度的回升。铁路系统的一些人士向《中国商报》表示,今年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的到位情况好于过去,这也使得目前的铁路建设进度远远超过去年同期。

昨天,国家发改委首次披露的8月份用电量数据显示,8月1日至28日,全国用电量为4633.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7%,增速比去年同期高6.54个百分点,比7月份高4.97个百分点。

在货运方面,从8月1日至27日,全国铁路平均日装载数量较7月平均日调度水平增长1.2%,呈现平稳态势。

虽然积极财政政策是近年来的一贯提法,但随着地方债务的大规模发行,“积极”是一个可行的条件。不仅如此,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最近公开表示,下半年的积极财政政策还包括“适当扩大财政赤字”。

不仅积极财政准备就绪,记者还了解到,许多重要的经济部门正在研究政策储备,为不同的情况做准备。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一位人士表示,有时会针对一个问题准备十几个方案,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已经成为政策储备研究的方向,甚至考虑了一些发生概率极低的情况。

把握风险的底线

在过去两年里,中国最高领导人在声明中一再强调“稳定”思维。这意味着在稳步发展的同时,防范风险也是中央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在28日召开的会议上,李克强再次强调,应加强和改善风险管理,不应出现区域性和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在过去一年里,李克强就这个问题发表了许多声明。例如,在今年NPC和CPPCC的新闻发布会上,他说中国确实存在个人金融风险,但我们可以完全防范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

7月9日,李克强在主持省(区)政府部分负责人经济形势座谈会时表示,他有能力、有信心防范区域性和系统性风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前副主任刘世锦去年年底表示,风险防范在未来几年应该被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中国经济从高速向中高速转变的过程,是各种矛盾和风险集中暴露的时期。”他强调说,即使其他数据是丑陋的,只要保持底线,没有大的风险,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成功。

刘世锦还表示,所谓的“刺激政策”实际上是一个中性概念,但现在有些已经被妖魔化了。增长率已经下降,刺激措施仍然需要刺激。然而,在过渡期的背景下,刺激是为了支撑底部,而不是推高。

至于风险,大多数人谈论的是地方债务风险。随着财政政策的进一步积极,各地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不断启动,政府收入增速继续放缓,这种风险会不会扩大?

目前,中国地方政府债务为16万亿元,预计到今年年底地方政府债务比例将达到86%。据新华社分析,虽然86%的负债率没有超过国家规定的100%债务警戒线,但有人建议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不要盲目乐观,提高警惕。

“虽然86%的负债率没有达到警戒线,但不缺乏远远超过100%的地方负债率,风险不容忽视。”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财政部金融司司长刘尚希表示,我们应该警惕隐藏在平均水平背后的地区差异,重点清理高负债率地区,提前化解风险。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研究所审计局局长王德华也提醒说,政府债务控制不力不仅是金融风险,也是金融机构的风险。目前,地方政府借贷的主要来源仍然是银行,因此有必要防范影响金融机构的债务风险。

金融系统风险完全可控

资本市场波动和人民币汇率改革带来的金融风险也备受业界关注。

朱光耀28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强调,“当金融体系存在系统性风险时,我们必须采取行动。”他说,中国不是唯一采取措施支持金融市场的国家。面对股市崩盘,美国、英国等国也采取了对策。

中国社科院委员、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余永定在接受《中国商报》采访时表示,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系统性风险。

在余永定看来,系统性风险是一种涉及整个金融体系,尤其是银行体系的风险。没有证据表明银行系统受到了股市崩盘的严重影响,更不用说实体经济了。

此次股市崩盘涉及场外资金配置、金融整合等问题,肯定会对银行体系产生影响,但没有确凿证据证明股价下跌会通过这些渠道导致银行危机。银监会在此期间没有表态,这似乎表明银监会并不认为银行系统的安全受到威胁。

8月11日,央行决定完善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报价机制。11日,人民币对美元的即期汇率下跌1.86%,为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12日再次下跌近2%。

面对外界的担忧,李克强一再公开强调,人民币汇率没有持续贬值的基础。

不可否认,央行正面临着维持汇率稳定和减少外汇储备的压力。

“尽管外汇储备不尽如人意,但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有必要在现阶段保持较高的外汇储备。”海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蒋超表示。然而,在人民币贬值的预期下,有必要消耗外汇储备以稳定汇率。最近,外汇市场的日交易额已经上升到大约400亿美元。尽管不可能确切知道这400亿美元中有多少是与央行交易的,但贬值预期越强,央行的比重就越大,外汇储备的消耗也就越大。

总理强调守住风险底线 这些措施值得一看

招商证券宏观研究部主任谢(报价600999,咨询)也向《中国商报》表示,由于人民币贬值预期依然存在,预计8月份外汇账户下降规模将更大,外汇账户减少将导致国内流动性收缩。

他预测,8月份外汇储备的下降幅度可能会更大,导致基础货币被动退出。“8月份,央行通过各种方式释放净流动性3500多亿元,再次释放的中长期资金接近7000亿元,表明央行保持货币市场利率稳定的决心和能力。”如果央行能够减少对外汇市场的干预,谢预计,7、8月份外汇储备大幅下降或负增长的情况不会再次发生。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军最近告诉《中国商报》记者,没必要太担心。“由于汇率接近均衡水平,而中国的经济基本面支持汇率的基本稳定,在短期贬值后,未来更有可能出现双向波动,这意味着升值和贬值的机会是相似的。”

马军表示,央行已基本退出对汇率市场的正常干预,只是在特殊情况下进行干预,以平抑过度偏离基本面的短期波动。即使央行未来需要干预市场,也有可能双向干预。

除了减少外汇储备和保持汇率稳定的困难外,如何平衡汇率与利率的关系也是央行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尤其是8月25日,央行出人意料地宣布降息,RRR再次降息,引起了市场的极大关注。

蒋超认为,降息可能加剧资本外流,这将导致人民币贬值压力加大。从短期来看,影响汇率和资本流动的是国家之间的利差和对汇率趋势的预期。

关于央行“双降”的原因,央行研究局局长雷璐对记者表示,原因之一是要确保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合理充足,充足的流动性是支撑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标题:总理强调守住风险底线 这些措施值得一看

地址:http://www.7mne.com/rbxw/7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