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359字,读完约8分钟

随着半年度报告的披露,所有a股上市公司的业绩已经尘埃落定。在半年度报告正式披露后,a股银行业再次“惨不忍睹”——根据半年度报告中的每股净资产,破网大军再次增加,34只银行股中有23只已经破网。

每一个银行股票市场似乎都是因为估值修复而启动的。现在又出现了大规模的净亏损。在今年的最后四个月,银行股会不会因为估值低而再次受到市场青睐,从而走出一波修复市场?

34只银行股中有23只破了网

让我们看看银行业的整体中期业绩和当前估值。

根据东方财富选择金融终端的统计,根据中国证监会二级行业分类,2019年上半年,货币金融服务业(除江苏租赁外,均为银行,不含简化部分)实现营业总收入2.378万亿元,同比增长12.72%;净利润8918.02亿元,同比增长6.74%。营业收入的绝对金额在所有行业中排名第二,净利润在所有行业中排名第一。

然而,银行业的估值水平与其超高的盈利能力并不一致。截至9月4日,银行业的市盈率为6.44倍,市盈率为0.81倍,即整体价格比每股净资产低近20%。

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有34只银行股。根据9月4日的收盘价,已经有23只股票的市盈率低于1。目前,华夏银行的市盈率最低,仅为0.58倍;第二和第三低的市盈率是民生银行和交通银行,分别为0.61倍和0.62倍。北京银行、中信银行和中国银行的市盈率也低于0.7倍。工行的市盈率为0.84倍,建行为0.89倍,农行为0.73倍。

还有9家银行的市盈率可以达到1倍以上,如下图所示:紫金银行的市盈率为1.85倍,位居行业第一,其次是宁波银行和招商银行,分别达到1.74倍和1.64倍。此外,最近两年,清农商业银行、苏州行、Xi银行等新上市的地方商业银行的市盈率也超过了1倍。

估值回到2017年初的水平

从历史数据来看,总体而言,银行业的估值中心在过去10年里一直在不断下移,但每次达到低位,往往都会出现一波所谓的“估值修复”。

2005年6月6日,上证综指跌至998点,银行业的市盈率为2.29倍。截至2007年9月28日,即上证综指在6124点见顶之前,银行业的市盈率已达到5.96倍。2008年10月28日,上证综指下跌至1664点,银行股的市盈率跌至2.08倍。

2014年9月30日是大反弹a股市场从2014年底到2015年上半年的前夜。银行业的整体市盈率降至0.93倍。2015年6月12日,上证综指达到5178点的峰值,银行业整体市盈率反弹至1.39倍。

2017年对于蓝筹股来说是重要的一年。复权后,工行的股价每年上涨55.18%。至于银行业崛起的原因,市场上还有所谓的“估值修复”因素。2017年1月3日,银行业的市盈率为0.85倍,12月29日(当年最后一个交易日)被修正为1.04倍。

目前,银行业整体市盈率已回落至历史最低点,甚至低于2017年初的水平。在这种背景下,许多上市银行今年都宣布了稳定股价的措施。例如,江阴银行、上海银行、贵阳银行等。发布了稳定股票价格的即时公告。为了履行稳定股价的义务,上海银行选择了增持5%以上股东的方式。持有5%以上股份的上海联合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国际港口(集团)有限公司、西班牙桑坦德银行(以下简称桑坦德银行)的股东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包括但不限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或其他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方式(包括沪港通)增持股份。最近,桑坦德银行增持了262.45万股,增加了约2400万元。同时,上海银行第四大股东tcl集团也通过集中竞价的方式增持上海银行股份157.3万股,占上海银行总股本的0.01%。

23只银行股破净

上市公司管理层稳定的股价并不一定意味着市场拥有最大的发言权。2019年最后四个月,银行业会有新的机遇吗?净亏损最大的公司值得购买吗,还是估值较高的公司?

对此,国家商报记者采访了中泰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金融集团负责人戴志峰先生。

市场偏好抑制了估值的提高

Nbd:根据半年度报告中的每股净资产,34只银行股中有23只已经突破了净值。你能谈谈银行业遭到大规模破坏的主要原因吗?以此为标准,银行股是否已经到达估值的底部?

戴志峰:估值源于基本面和市场情绪。从基本面来看,银行的表现并不差;银行估值过低包含了市场的悲观预期,与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结构有一定的关系。

首先,市场担心银行资产质量的恶化。在经济低迷时期,企业信用风险暴露加速,个人信用卡和消费贷款的风险开始逐渐暴露。业务收缩事件加剧了中小银行的流动性压力,市场担心银行整体基本面恶化。然而,从上半年银行业的基本面来看,银行业仍处于稳步增长阶段,既没有明显的上行,也没有明显的下行。一方面,资产质量保持稳定,没有明显恶化。具体而言,银行业收紧了对不良贷款的认定,不良贷款率仍显示出环比下降。与此同时,逾期数据正在改善,银行的整体安全边际更高。另一方面,盈利能力保持稳定。净息差与上月基本持平,资产方收益率略有下降,债务方付息率略有下降。银行的整体盈利能力保持稳定。

23只银行股破净

其次,从中国资本市场结构来看,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者仍以个人投资者为主,机构投资者比例较低。从投资者的偏好来看,个人投资者更喜欢短期投资,他们不倾向于银行股,银行股相对稳定,空的灵活性有限,这也导致了银行股的低估值。

第三,自2015年以来,市场偏好抑制了银行股估值的上升;目前,银行股处于历史估值的底部,目前的pb估值比2009年以来的历史平均估值低1.23倍,比历史中值低1.04倍。

第四,银行的相对估值,在目前的监管背景下,各行业高利润的机会减少。目前,监督的理念是在“开门与堵恶门”、“公平与效率”之间选择公平,实际实施效果会很严格。因此,纠正以前的混乱无疑是正确的,但与此同时,活力下降,快速赚钱的机会越来越少。在这种背景下,银行股具有比较优势:与一些成长股相比,我们预期相对较低(估值较低);与一些周期性股票相比,银行基本面的下滑相对缓慢。

23只银行股破净

Lpr政策对优质银行的影响最小

NBD:在nbd:lpr系统下,你认为它将如何影响未来银行业的估值?

戴志峰:lpr政策有三个基本目的。首先,构建利率市场化框架:实际贷款利率与最优贷款利率挂钩,最优贷款利率与金融市场利率挂钩。第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改变lpr报价机制,实现贷款利率“双轨一轨”模式,其实质是变相降低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第三,保持银行稳定运行。该政策避免了银行经营压力的大幅增加,lpr实行新老下调:新发放的贷款从现在起参照lpr定价,存量贷款利率仍按原合同执行;存款方不实行利率市场化。因为银行的稳定运行是“宽信贷”政策目标的前提。

23只银行股破净

lpr机制的实际操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如何引用18家银行的lpr(最优贷款利率),二是如何根据lpr设定每笔贷款的利率。第二,lpr的初步形成有望成为央行的指导价;在存款增长缓慢、银行市场化程度低的背景下,从mlf到lpr的市场化传导机制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第三,各企业贷款利率的具体下降与企业的议价能力密切相关。事实上,每笔贷款的利率形成都是相对市场化的:它是银行和企业根据供求关系和风险状况进行博弈的结果,反映了各自的议价能力;基准利率(lpr)是双方博弈的标准。预计大企业将有较强的议价能力,贷款利率下调将与lpr下调保持一致;中小企业与银行的议价能力不强,因此下调幅度较小。

23只银行股破净

在中性假设下,如果2019年lpr定价下降15个基点,只有增量部分会受到影响,这将对2019年银行利润产生0.2个百分点的负面影响;对银行利润的负面影响是0.4个百分点。如果信贷资产定价在2020年下降25个基点,并且只有增量部分受到影响,那么它将在2020年对银行利润产生1个百分点的影响。此外,如果现有贷款的重新定价也考虑到lpr下降的范围,它将有更大的影响。综上所述,我们预计lpr将对银行利润产生1-2个百分点的负面影响。

23只银行股破净

从对各银行的影响程度来看,高质量银行的影响最小。因为高质量的银行有独特的风险控制系统,所以他们对客户保持强大的议价能力。此外,从财务报表来看,高比例的抵押资产影响不大;信贷占总资产的比率较低且在期限内重新定价的信贷比率相对较低的银行受影响较小。预计2020年受影响的程度将是农村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国有银行,但总体差异不大。

标题:23只银行股破净

地址:http://www.7mne.com/rbxw/5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