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70字,读完约5分钟
今晚的新闻,央行发布了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货币政策实施报告》在专栏中提出要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用改革的方法促进融资成本的降低;以银行永久债务为突破口补充资本,通过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构建“三级两优”存款准备金制度框架,通过改革优化金融供给结构和信贷资金配置结构。
以下是全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2月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指出,要正确把握金融本质,深化金融供给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供给方结构改革是引导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原点的重要举措,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防范和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的根本出路。
长期以来,货币政策调控一直非常重视金融供给因素的影响。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银行有序推进各项金融改革,解决了影响和制约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体制性、体制性问题,金融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推动货币政策框架从数量调控向价格调控转变,不断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通过理顺价格机制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继续深化大型商业银行等大型金融企业改革,完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充分发挥银行体系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核心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金融业的市场结构、经营理念、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仍然不适应高质量经济发展的要求,许多矛盾和问题依然突出。在国内外复杂形势下,当务之急是做好自己的事情,稳步推进金融供给体制改革,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生活为基础,坚持坚持诚信促发展,鼓励金融机构从体制上加大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大力提高金融供给能力和效率。
自2019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一直致力于将货币政策监管与促进金融供给方面的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并侧重于以下任务:
一是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通过改革促进融资成本降低。经过多年的不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但仍存在存贷款基准利率与市场利率并存的“利率双轨”问题,这将阻碍市场化利率的调控和传导,不利于政策利率向贷款利率的传导。中国人民银行以贷款利率一体化为重点,逐步研究推进“双轨一轨”利率体系,完善商业银行贷款市场的利率市场化机制,更好地发挥贷款市场利率市场化对实际利率形成的导向作用。与基准贷款利率相比,贷款市场的报价利率更市场化,能够更好地反映信贷市场的资金供求情况。由于银行更多地利用贷款市场的报价利率作为定价参考,这有利于进一步疏通政策利率向贷款利率的传导,促进实际贷款利率的下调。
二是构建“三级两优”存款准备金制度框架,通过改革优化金融供给结构和信贷资金配置结构。过去,准备金政策的调整主要是结构性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比较复杂。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2019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建立“三级两优”存款准备金政策框架。“三个等级”是大银行、中型银行和为县服务的银行的三个基准文件。“在基准等级的基础上有两个让步。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更加透明和简单,也有利于处理总量和结构的关系,增强中小银行服务县域的金融实力。从制度上看,与此同时,政策出台迅速果断,体现了应对国内外环境和市场预期变化的反周期调整特征。
第三,以银行永久债务为突破口补充资本,运用改革手段增强金融服务对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银行是信贷创造的主体和货币政策传导的中心。2018年,经济下滑和社会信贷紧缩的压力加大,信贷紧缩成为制约经济金融运行的主要矛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资本约束。中国人民银行确定了此次政策传递的关键环节,多次与银监会、财政部、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等部门沟通,并直接与巴塞尔委员会协商确认。在现行的法律、监管和会计框架下,探索了一套可行的模式,将永久债券的到期日设定为银行的存续期,解决了永久债券既要满足《公司法》对有期限债券的要求,又要有固定期限以满足一级资本监管要求的矛盾。中国人民银行以发行永久债券为突破口,缓解银行支持实体经济面临的资本约束,创建了央行票据互换工具(cbs),将合格的银行永久债券纳入央行操作性担保范围,支持银行发行永久债券。截至2019年7月,中国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共发行了2300亿元人民币的永久债券,另有13家银行计划发行超过4700亿元人民币的永久债券。市场预期明显提高,金融持续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
在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要忘记你的首创精神,牢记你的使命”,着力推进金融供给体制改革,支持高质量的经济发展。
标题:央行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银行永续债为突破口补充资本
地址:http://www.7mne.com/rbxw/5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