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28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社哈尔滨8月8日电黑龙江省明水县:健康与扶贫“医体”与“医心”

程子龙,黄腾

盛夏时节,黑龙江省明水县崇德镇村的一户贫困户卞一家十分忙碌。成千上万只春天买来的鸡已经能跳能飞了,身强力壮的卞在忙碌中擦汗。几年前,他因病变穷,想放弃自己的生活。现在他充满激情和努力工作。明水县的卫生扶贫已经治愈了一个又一个“鞭玉军”。

小病不离村:规范化门诊“定向购药”

在通达镇永越村,80多岁的朱学荣阿姨依然反应敏捷。当她患有白内障时,她的视力模糊,她的妻子患有脑出血,这使她的家庭非常困难。明水县实施卫生扶贫政策后,朱阿姨免费做了白内障手术,让朱阿姨重见光明,振兴了家庭。朱阿姨说,现在村民看病很方便,小病不需要离开村子。从村民常用的止痛片到村里诊所的心脑血管药物,应有尽有。

黑龙江明水:健康扶贫“医身”又“医心”

自2016年以来,明水县为促进健康和减贫做出了巨大努力。第一件事是让老百姓看到小病,远离村庄。全县57个贫困村的诊所都配备了价值10万元的标准化设备。每个乡村诊所都有20多种医疗设备,并配备一至三名医生。

该县非常重视乡村医生的能力建设。2018年,该县所有261名乡村医生接受了四轮培训,所有接受培训的教师都是副高以上的专家医生。

为了满足人们对药品的需求,明水县在全县99个村卫生所配备了100多种药品。每个村卫生所都有大病和慢性病台账,对病人实行动态管理。药品是根据村里居民的实际病情“有针对性地购买药品”,既满足了人民群众的药品需求,又保证了国家资金不被浪费。

重病可以在指定医院看到:“身心双重治疗”

2016年,永兴镇艾国村村民唐在对该县贫困家庭的免费体检中被发现患有食道癌。他的妻子也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他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因为他没钱去看医生。县卫生部门及时将其录入重症病人管理系统,在指定医院启动重症病人治疗程序,并组织专家对其进行手术治疗。唐一共花了11.5万元的医疗费进行了7次住院治疗,只花了2000多元。目前,不仅能照顾好自己,还能照顾好妻子唐。

黑龙江明水:健康扶贫“医身”又“医心”

余万生是崇德镇和盛村的一个贫困家庭,他告诉记者,他和他的妻子都生病了,他们没有钱看电视。“有一颗死了的心。”。在该县实施卫生和扶贫之后,乡镇医院将他们带到县人民医院,并联系省级专家进行咨询。现在他们俩都在慢慢恢复,他们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

为了让重病患者能够仰视病情,明水县利用省内三大医院对口支援的机会,每周组织三大医院的专家到县内三家定点医院进行走访。截至2018年,明水县已有23种省内认定的重大疾病可以治疗。“治好了病人的病,也治好了家人的心脏病。贫困病人对生活的热情是我们的追求。”明水县卫生局局长唐大东说。

慢性病被追踪:贫困家庭有“家庭医生”

为了让人们少生病,有效防治慢性病,明水县推出了“1+1+1”的医疗驾驶和家庭医生诊疗模式,即一个二级医疗机构的一名专家+一个乡镇医院的一名医生+一个乡村医生组成一个团队,这三名医生逐步签订合同,推动学习和交流信息。乡村医生然后与贫困村民签订合同,培训村民和治疗疾病,这样贫困家庭就有了“家庭医生”。

黑龙江明水:健康扶贫“医身”又“医心”

明水县要求县内专家医生每月必须“深入”到村卫生室两天,动态掌握慢性病患者的诊疗情况,同时按照“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快速分割治疗、自上而下联动”的国家原则,对贫困村民的慢性病进行随访和治疗。

唐大东告诉记者,对于适合转诊到上级医院的患者,医院将立即启动分级诊疗模式,派医护人员护送患者到上级对口支援医院进行治疗,待病情明显好转后返回基层医院巩固治疗。

明水县也全面建成了“康复网络”,实施了“三轮驱动”,即县级康复机构、社区康复机构和家庭康复机构共同努力,构建了“小病在基层、大病在医院、康复回到基层”的医疗康复模式。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史玉妍

标题:黑龙江明水:健康扶贫“医身”又“医心”

地址:http://www.7mne.com/rbxw/5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