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012字,读完约8分钟

今年4月7日,农历三月初三,是中国第二大戏剧评剧的第110个生日。同一天,在评剧发源地河北省唐山市举行了一系列纪念活动,来自北京、天津和河北的数百名戏曲学者和评剧票友前来庆祝评剧生日。

经过一百年的传承,被确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鞠萍艺术在新的时代生根发芽,发展成为一种新的风格。

1.从冀东到全国,散发着泥土的芬芳

110年前,莲花在冀东农村非常流行。《莲花落》的歌词通俗易懂,表现了父母的短处,提倡惩恶扬善。这种本土民间说唱艺术非常受欢迎。

在河北省滦南县的一个小村庄里,一个名叫程的年轻人对学习荷花很着迷。与此同时,他觉得节目单调乏味,于是对剧本和演唱进行了创新,并以新的姿态改编了《马寡妇店》、《刘玲醉酒》等在冀东农村上演的剧目。演出持续了五天五夜,观众挤在舞台前。1909年农历三月初三,位于唐山市中心的永胜茶园开张,并邀请程的《京东评腔梆子班》永久演出,深受观众喜爱。因此,“评剧”这一新剧在唐山诞生了。

河北唐山:百年“评价”绽放

此后,专心致志地写作,一听到新的东西,就跑去打探前因后果,把它改编成评剧作品。1919年,河北滦南县评剧的第一部力作《杨三姐的抱怨》出版。这出戏反映了底层弱小者的不屈和斗争。它一出版,就在观众中引起了轰动,并且被唱了很长时间。

“为什么鞠萍能火起来?正是因为有了地气,它才能唱出普通人的心声,贴近时代,反映心声。”唐山艺术研究所88岁的研究员韩熙今年说。韩熙学习评剧已经很多年了。在他看来,开滦工人作为铁杆观众,为评剧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随着新作品的不断推出,评剧迈出了“走出去”的步伐。《永胜茶园》成功后,程和、青顺、益顺等9个班级俱乐部进入天津演出,也获得好评。随着汤山演员表演的不断扩大,鞠萍歌剧在各地的热潮被带动起来。1930年前后,评剧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尤其是北京、天津和中国东北。到了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评剧达到了顶峰,各种新流派相继出现,评剧团几乎遍布中国的所有地区。来自北京的评剧艺术家顾说:“1965年我从京剧学校毕业的时候,中国国家广播电台每天都播放评剧的经典唱段,走在街上,几乎每个人都会哼两句。在我们这一代,我年轻时被选为戏剧演员是非常令人羡慕的。”

河北唐山:百年“评价”绽放

起源于农村,形成和发展于城市。评剧从简单的地方说唱艺术发展成为中国第二大剧种,成为冀东一朵散发着泥土芳香的奇葩。

2.谱写时代的乐章,老树长出新芽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评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此时,像中国其他地方剧种一样,评剧也在努力摆脱持续萧条的困境。观众在不断流失,员工的待遇在下降,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离开岗位以求生存。

“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加快,文化快餐越来越频繁,人们可以到处参与娱乐生活。评剧节奏缓慢,只有走进剧院才能欣赏。相比之下,失去观众也是合理的。”天津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夏冬特别关注评剧。她说,尽管如此,评剧艺术的生命力仍然顽强,成千上万的评剧艺术家仍然坚持着。到目前为止,中国至少有50个专业的戏剧评价团体,它们仍在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演出。仅在评剧的发源地唐山,除了唐山评剧团之外,还有许多专业剧团,如丰润区评剧团、迁安评剧艺术团、滦南成蔡照评剧团等,常年在基层演出,并将剧目送到农村。

河北唐山:百年“评价”绽放

为了繁荣民族文化,振兴评剧事业,唐山从2000年开始举办中国评剧艺术节,至今已成功举办11届,演出191场,演出343场。通过艺术节,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青年演员,使长期低迷的鞠萍艺术闪烁出一点“星光”。"我是在评剧艺术节的台阶上一步步长大的."国家一级演员罗慧琴永远不会忘记第四届评剧节。那一年,她和汤山的另一位年轻演员张军领凭借其代表作《费翔与甘龙》获得了第23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在前一届评剧节上,仍然有很多队伍以优秀的剧目和新培养的人才来演唱《火》,所以他们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河北唐山:百年“评价”绽放

一棵百年老树发芽了。在中国评剧节的推动和地方政府政策的支持下,评剧艺术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如今,在京津冀,尤其是评剧的发源地唐山,送戏进社区、厂矿、企业、校园、乡镇等活动广泛开展。评剧是市委、市政府每年组织的近万场群众文化活动和数十场大型演出的主要项目。在许多中小学,鞠萍艺术家走进课堂,让学生了解和理解鞠萍艺术。在唐山饮食文化博物馆、永胜茶园等地,顾客可以边品尝唐山,边品尝鞠萍。

河北唐山:百年“评价”绽放

"政策支持非常重要,受众支持更重要."在韩熙看来,为了让老树评剧蓬勃发展,有必要培养观众,而要培养观众,就必须从娃娃开始。为此,唐山建立了“冀东文艺三朵花”传承基地,由罗慧琴担任名誉校长,亲自与弟子们一起授课。由于他们的努力,学生们已经多次登上国家舞台,如北京长安大剧院、梅兰芳大剧院和中央电视台。集体节目《刘巧儿》获得第22届中国儿童戏剧梅花奖集体节目最佳改编奖,6岁的冯玄亚获得第22届中国儿童戏剧梅花奖金奖。

河北唐山:百年“评价”绽放

3.沐浴发展的东风,传递百年之火

“尽管评剧艺术目前正呈现出复兴的趋势,就像她逐渐陷入低迷的经历一样,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评剧的传承和发展仍面临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复兴将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来自唐山的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张军领,几乎让鞠萍演艺圈的所有人都很担心。

2016年,夏冬以“京津冀评剧资源整合与戏曲文化生态建设”为主题进行了深入调查。结果表明,京津冀评剧班多年来不再招生,后备人才培养不够。由于待遇等问题,现有人才流失严重,人才流失现象令人担忧。更可怕的是鞠萍创作人才的匮乏,尤其是缺乏具有丰富舞台经验和较高文学水平的优秀编剧,这将直接影响未来原创剧本的质量。夏冬建议打破京津冀边界,建立统一的创意人才库,与艺术院校合作,加强鞠萍创意人才的培养。同时,建立京津冀演职人员的流动和共享机制,构建三地联动的演出市场,使鞠萍艺术在不断的交流中绽放新的魅力。

河北唐山:百年“评价”绽放

评剧的传承和发展面临困难,各方的努力从未松懈。

汤山摄影师程贵民是评剧创始人程的曾孙。多年来,他专注于拍摄以评剧为主题的作品,以独特的方式传播评剧艺术的鼓点和号召力,向世界展示唐山作为最具影响力和本土性的“文化名片”。他的鞠萍作品分别出现在平遥国际摄影展和沈阳世界报道摄影节,并在全国摄影比赛中获奖。尽管年事已高,韩熙还是参加了近年来在中国评剧艺术节期间举办的“当代评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和在北京举办的“全国评剧音乐创作研讨会”等学术会议,大力宣传评剧艺术..

河北唐山:百年“评价”绽放

从事戏剧创作20年的唐山编剧侯建江,近年来致力于研究,探索如何与时俱进地创新作品,将年轻人带入戏剧。他不止一次拒绝外界的诱惑。“国家不断努力推广鞠萍艺术。我有什么理由不能坚持?”我是一代戏剧批评家,我把前面的和后面的联系起来,我想通过坚持告诉世界戏剧批评家的强大魅力。此外,我有责任和义务去发扬我家乡的文化。这种强烈的声音来自侯剑江、罗慧琴、张军领以及更多的唐山评剧从业者,这让人们感受到了发展评剧艺术的希望

河北唐山:百年“评价”绽放

最近,唐山又传来一条好消息:经过积极努力,国家艺术基金2019艺术人才培养项目落户唐山。全国有22名学生注册,免费培训90天。这门课将于今年5月6日开始。在培训期间,有幸入选的学生将获得国家一级导演顾、、郭、等著名艺术家的传记作品,并获得五项一等工程奖。

史圣梨园经常传播好消息,一百年的艺术代代相传。"今天的评论家们所做的创新和探索正在把这部戏剧推向下一个世纪。"韩熙对未来充满希望。(简佩筠、陈、)

编辑:张洋

标题:河北唐山:百年“评价”绽放

地址:http://www.7mne.com/rbxw/3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