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55字,读完约4分钟

郑和下西洋时绘制的星图(照片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提供)

元代初期,中国与阿拉伯天文学界交流频繁,成为丝绸之路上科技与文化的桥梁。当时来到中国的凯尔·波罗对天台的规模和精巧的仪器感到惊讶。

随着蒙古帝国的西征,忽必烈的弟弟徐烈武在西亚建立了伊尔汗国,然后在马拉盖(今伊朗西北部)建立了一个大型天文台。许多杰出的天文学家聚集在这里,波斯天文学家纳斯雷丁·图西负责这里的天文观测和计算活动,并完成了著名的伊尔汉历法。也有汉族天文学家在马拉盖天文台工作,在《伊尔汉历》中也有介绍中国历法的章节。

丝绸之路天文学:中国的阿拉伯天文学

1267年,徐烈武派西方天文学家扎玛·鲁丁向忽必烈赠送了七件西方天文仪器,史称“西方仪器图像”。其中有黄道军人、天球、地球仪和星盘。忽必烈还在商都建立了回纥田健,并任命扎马尔·鲁丁为回纥田健的最高负责人。惠惠分部主管不仅负责天文观测、计时和占卜,还负责编制和发行民用惠惠历书。

此外,阿拉伯天文仪器具有大规模的特点,阿拉伯天文学家认为,仪器规模越大,测量精度越高,这一观点后来影响了一些后来的天文仪器。元代登封星表采用了4英尺高的表,而不是传统的8英尺标准表,这也被认为是受到了它的影响。

根据司督的记载,元朝使用的是“积足历”。所谓的“积尺”是阿拉伯的z和j,指的是用来计算太阳、月亮和五颗星的位置,以及日蚀和月蚀时间的阿拉伯天文表。从那时起,这些表格也成为编制回回历法的基础。

元朝灭亡后,明太祖朱元璋特别重视阿拉伯天文学。征服元朝后,他下令将惠惠天台宗收藏的大量阿拉伯文和波斯文天文著作运往南京,并先后吸收了几十位最初为元朝服务的惠惠天文学家,包括马德鲁丁、马沙亦黑和马哈马。

朱元璋还派汉族天文学家到惠天建学习,翻译了一些元朝的天文著作,并于1383年前后完成了《惠惠历》。在明代,回历获得了与官方历法“参照”的地位,并经常被用来预测日食。日食是中国古代最危险的异常现象。与大年历相比,回历在预测太阳和月亮的食物含量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为日食预报和灾难救援提供参考。

丝绸之路天文学:中国的阿拉伯天文学

在回历之前,中国传统历法无法预测五星对月球的攻击。所谓“攻击”是指一个天体靠近另一个天体,意思是“入侵”。每当恃强凌弱的现象发生时,古人都会进行相应的检查。对于笃信天命的朱元璋来说,如果能提前预测这一天文现象并采取对策以消除可能出现的不利事件,无疑是很有吸引力的,这也是朱元璋重视阿拉伯天文学的原因之一。随着回回历法被用于计算侵略罪,外来的阿拉伯天文知识可以与中国传统占星术相结合,出现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回回夺命”。

丝绸之路天文学:中国的阿拉伯天文学

回回历中还有一个星表,记录了黄道附近277颗恒星的星座名称、数量、经度和纬度以及星等。这也是第一个引入星等概念并在中国比较中外恒星名称的已知星表。

此外,除了回历和回历,还有一本阿拉伯占星学的书,那就是《明天书》。这本书是由阿拉伯天文学家郭·植雅的《占星术导论》翻译而来的,也是一本关于当时生活宫的有影响力的书。

朱元璋还命令他的天文学家了解中国和阿拉伯的天文历法体系,即“合二为一,编一代编年史”,并把两者结合起来,制定出一个更为杰出的历法。然而,由于两个天文系统之间的一些显著差异,他们未能实现他们的目标。

虽然朱元璋未能将传统的阿拉伯天文历法与回历相结合,但这两种历法在明代自始至终相互使用,并成为两种官方历法。朱元璋设置的历法“双轨制”甚至影响了晚明历法改革的进程。如万历年间,吴祖正周玉子要求翻译西历,以弥补未准备好的中国典籍,以洪钟翻译西历为例,间接促进了明清时期西学的传播。(李良)

编辑:张洋

标题:丝绸之路天文学:中国的阿拉伯天文学

地址:http://www.7mne.com/rbxw/3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