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47字,读完约4分钟

林春杰朱丽明

近十年人民币汇率改革综述

以2005年7月为中国汇率改革的第一年,人民币市场化进程的开放在十年中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

1.第一阶段为2005年7月至2008年7月。2005年7月21日,央行宣布汇率改革,不再盯住美元,也正式拉开了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序幕。在短短三年时间里,外汇现货市场上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从8.11飙升至6.84,升值幅度接近20%。2006年1月,央行引入询价交易和做市商制度,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从汇率改革的表现来看,它是一种基于市场供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参照一篮子货币进行调整。实质上,人民币汇率只能在中间价上下的一定范围内浮动,这个范围会逐渐开放。然而,只要存在中间价格和浮动区间,它就不是真正的浮动汇率。汇率政策仍以控制为主,这与真正的浮动汇率制度和基于市场供求的汇率形成机制相去甚远。

人民币加入SDR是大概率事件

2.第二阶段为2008年8月至2010年7月。2008年金融危机中断了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在此期间,人民币实际上回归了与美元挂钩的汇率制度。从美元与人民币的汇率图表中可以发现,曲线开始横向移动,而人民币对欧元继续贬值。因此,人民币指数反映的情况下降了约2%。在此期间,人民币的市场化似乎已经中止,并回到了2005年汇率改革前与美元挂钩的状态。

人民币加入SDR是大概率事件

3.第三阶段从2010年8月至今。金融危机稳定后,人民币重启汇率改革进程,人民币与非美元国际货币之间的直接交易扩大。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的单日价格波动也从0.5%扩大到1%,然后又扩大到2%。自2012年4月以来,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迅速。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人民币对美元在岸汇率与离岸汇率的价差变大。现阶段,人民币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深化,人民币指数升值24%。今年8月,央行调整了人民币中间价的报价机制,并主动贬值2%。

人民币加入SDR是大概率事件

我们的观点

1.汇率改革的长期目标是自由浮动,从中期来看,我们应该关注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浮动。

自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市场化进程稳步推进。最好的办法是逐步将美元与市场供求脱钩,并将其转化为一篮子货币,从而实现自由浮动。在十年的汇率改革中,央行也探索了调控的效果和底线,以便更有信心将汇率形成机制交给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央行不应再只关注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而应转向一篮子货币的有效汇率作为监管的参考。

人民币加入SDR是大概率事件

2.汇率政策的短期目标是减少汇率波动带来的预期混乱和金融风险。

中国的经济结构已经从高出口和高经常账户余额转变为高消费和国际收支平衡,人民币国际化需要消除汇率过度波动的不利影响。8月份人民币中间价报价机制改革后,人民币积极贬值导致资本外流和外债风险增加。央行的干预旨在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市场预期,防止热钱的大规模流动,消除上述风险,符合人民币国际化的长期目标。

人民币加入SDR是大概率事件

3.跨境贸易结算引领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表现在跨境贸易结算、海外投资和外汇储备上。从各个方面来看,都需要一个自由浮动的汇率机制。人民币资本账户不可自由兑换,汇率不市场化,阻碍了人民币成为主要储备货币。目前,跨境贸易结算是最能充分体现人民币作用的领域。人民币已经是世界第四大支付货币和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随着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的推出,跨境结算效率将大大提高,为人民币国际化铺平道路。

人民币加入SDR是大概率事件

4.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是一个高概率事件。如果人民币能够加入特别提款权,这将是中国央行多年来汇率改革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和成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界定人民币“自由使用”的主要标准有四个:国际储备、跨境结算、国际债券和外汇交易。汇率缺乏弹性是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的技术障碍。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形成机制将有助于人民币加入sdr。我们预计,人民币很有可能在11月或不久的将来加入sdr。

人民币加入SDR是大概率事件

(作者是第一财经学院的研究员)

标题:人民币加入SDR是大概率事件

地址:http://www.7mne.com/rbxw/10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