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88字,读完约6分钟

本报记者李

中国巨石集团(600176,Guba)总裁张玉强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巨石集团作为首批试点改革中心企业中国建材集团的子公司,将利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契机,积极布局一带一路重点市场,成为全球玻璃纤维行业的领导者。

张玉强还透露,中国巨石集团已被列入首批国有企业改革试点企业名单,初步改革方案已提交SASAC。中国居士是一个典型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通过实施“中央企业办市”,中央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合作、中央企业的实力和民营企业的活力可以提高市场竞争力。这次国有企业改革试点有望进一步增强企业综合实力。

技术优势显而易见

中国证券报:今年上半年,公司业绩大幅提升。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公司今年下半年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张玉强:2015年上半年,中国居士的业绩稳步增长。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4.5亿元,同比增长22%;实现净利润4.8亿元,同比增长267%;每股收益是0.55元。上半年,随着行业的持续繁荣,公司实现了价格和销量的增长,产品毛利率达到40.5%,同比增长6.6个百分点,处于历史最好水平。

与国内外其他玻璃纤维制造企业相比,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成本控制管理、R&D和技术创新、国际业务发展和人力资源储备等方面。公司技术中心被国家相关部委联合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公司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核心技术;公司自主设计建设的年产12万吨无碱玻璃纤维池窑生产线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体无碱池窑生产线;公司自主开发的高性能玻璃纤维配方e6、e7系列产品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截至2015年6月30日,公司累计获得有效专利404项,其中发明专利49项(其中涉外发明专利6项)。

加快“混改”提高市场竞争力

下半年,公司将继续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把握技术和管理创新,争取关键核心技术的新突破;加快自动化和机器替代,促进人员优化和效率提高。

推广“中央企业在城市经营”的理念

中国证券报:巨石集团是巨石集团在中国的全资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玻璃纤维制造商。中国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进展如何?

张玉强:1993年,民营企业甄氏集团等股东在浙江桐乡成立了巨石集团。1999年,巨石集团和中国建材集团联合上市相关资产;2001年,巨石集团引进外资成为中外合资企业。2007年,引进战略投资者振成国际(联想集团弘毅资本);2011年,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巨石集团成为上市公司的全资子公司;2014年,中国玻璃纤维总部落户桐乡。2015年,中国玻璃纤维更名为中国聚石;中国巨石发展的每一步都处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前沿,表现为不同所有制成分的相互融合和共同促进,每一次融合都使中国巨石变得更加强大。

加快“混改”提高市场竞争力

“中央企业的实力+民营企业的活力=企业的竞争力”,中国巨石集团的发展充分印证了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中央企业办城市”的理念。在发展过程中,中国巨石充分利用中央企业的标准化管理、规模优势和技术实力,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的灵活性、激励机制和创业精神。两者相互融合,取长补短,形成了强大的企业竞争力。

加快“混改”提高市场竞争力

中国证券报:回顾中国居士的发展,作为民营企业的前任老板,你认为民营企业在合作中获得了什么?成功合作的因素是什么?

张玉强:中国巨石的发展壮大与中央企业中国建材集团的支持密切相关。首先,它获得了一些私营企业尚未获得的政策和环境支持,其次,它在资本市场获得了财政支持。没有中央企业的资源支持,中国的巨石不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如果1999年没有在a股市场上市,中国巨石不可能像今天这样发展。

近年来,中国建材集团坚持“中心城市办企业”的改革政策,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在多个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在中国完全竞争领域引领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企业模式创新。

我认为双方的合作更重要。双方的想法和目标是一样的。中国建材集团一直坚持贴近市场,经营也非常市场化,双方谈合作很容易。此外,合作的方向应该明确,双方的合作应该是共享资源,充分利用资源和政策。民营企业不能等到各种政策都一样了才开始做事;国有企业不能等到体制和机制改革到位后才寻找民营企业。应提前引入弹性机制。

加快“混改”提高市场竞争力

加快国际化步伐

中国证券报:中国巨石集团最近披露了其非公开发行计划,该公司计划筹资50亿元。此次非公开发行对公司未来发展的意义是什么?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中国巨石如何抓住这个机会?

张玉强:中国居士非公开发行募集的资金主要投资于埃及项目、桐乡、成都基地技改项目和偿还银行贷款。这些投资项目将进一步落实公司的“走出去”战略,开拓海外市场,增强公司资产的流动性,提高经营效率。同时,它避免了国际贸易保护政策,降低了商业风险。

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为巨石集团等中国企业开拓和经营海外市场提供了更大的动力和机遇。中国巨视积极响应这一战略,将加快在埃及建设年产20万吨玻璃纤维生产基地的步伐,并对巨视成都生产基地进行扩建和升级改造,不仅将欧洲纳入中东考虑范围,还将通过新疆辐射至中亚,满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

加快“混改”提高市场竞争力

埃及年产20万吨玻璃纤维生产线项目原计划在5-7年内建成投产。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国巨石集团将加快国际化进程,20万吨玻璃纤维生产基地的竣工进度将大大提前,预计在未来3年内竣工投产。

《中国证券报》:中国的巨石国际化战略出台较早。在当前的“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巨石的国际化有哪些创新?

张玉强:过去,我们走的是“向国外市场提供国内资源”的老路。经过多年的发展,这种方法遇到了瓶颈。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巨视掌握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玻璃纤维生产技术,有能力利用外资、技术和市场,同时利用国外的人才、技术、能源等资源,从而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找到新的出路。

今后,巨石集团将继续探索在北美、拉美等国家和地区投资建厂的可能性。通过玻璃纤维营销的全球化、直销和统一的物流商业模式,利润模式将由“内为外”向“外为外”转变,从而实现玻璃纤维生产“两头在外”的战略布局,探索出一条“工厂在海外、收入在国内、资源在国外、回报在国内”的跨国企业发展之路。

标题:加快“混改”提高市场竞争力

地址:http://www.7mne.com/rbxw/7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