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66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社北京9月5日电:促进生猪生产恢复的综合政策——农业和农村事务部有关负责人谈及生猪生产热点问题

新华社记者于雯静、周文林

最近,一些地方的肉价上涨很快,猪肉供应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随着中秋节、国庆节等节日的临近,消费即将进入旺季。人们碗里的肉有保证吗?有关部门将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恢复生产的困难,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农业和农村事务部畜牧兽医局监测信息司司长辛最近回答了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畜产品供应充足,人们的碗里不缺肉

今年以来,受生猪周期、非洲猪瘟疫情、地方政府积极性不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生猪生产能力下降,导致市场供应紧张,价格上涨。

鑫表示,从去年下半年以来生猪和母猪存栏量的下降来看,今年的猪肉产量可能会大幅下降,市场供需之间存在一定差距。预计生猪生产将在明年下半年逐步恢复,生猪价格将逐步回落。

“从肉类的整体供应来看,考虑到替代产品生产的迅速发展、进口的增加以及猪肉消费的下降,中国的畜产品供应是充足的,普通人的碗里的肉不会短缺。”欣郭昶说。

农业和农村事务部的监测和分析表明,上半年,我国鸡肉产量增长了13.5%,水禽增长较快,牛羊肉产量也有所增加;进口猪肉81.9万吨,预计后期猪肉进口仍有增长空间。

一些农户进行了再生产,健康猪被放生

预防和控制非洲猪瘟对恢复生产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欣说,6月下旬,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非洲猪瘟防治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加强了非洲猪瘟的防治工作。新疫情得到有效应对,防控技术支持不断加强。目前,已筛选出两批34种快速检测试剂,疫苗研发也分阶段取得进展。

整个链条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地方政府逐步细化责任落实,加强各环节风险管控。坚持监测、调查和日常报告制度,全面禁止直接使用餐厨垃圾养猪,加强运输监管,实施生猪运输车辆备案,严格车辆清洗消毒,实施屠宰过程中非洲猪瘟自检和常驻官方兽医制度。

由农业和农村事务部牵头,20个部门参与的联合防控机制更加完善,各地建立和加强了相应的机制。中南地区试点取得实质性进展,区域防控运行模式和工作机制初步探索。同时,生猪养殖、贩运、屠宰等防疫主体的生物安全意识和防控信心明显增强,清洁、消毒、检疫等防控措施和手段不断强化。

"目前,一些经历过疫情的农户已恢复生产,一些康复猪已被列入名单."他说。

齐心协力破解“不敢养,养而无地,养而无钱”

目前,针对养猪户对生猪生产恢复缺乏信心和“怕养猪”的问题,一些地方政府对养猪缺乏热情,规模化养殖发展“缺地养猪”,以及前期养殖亏损造成的“没钱养猪”等问题,有关部门已采取积极措施加快部署。

最近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采取综合措施恢复生猪生产,地方政府要立即取消法律法规以外的禁止和限制养猪的规定,发展规模化养殖,支持农民养猪,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提高疾病防控能力,确保猪肉供应。

忻表示,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将加快恢复生猪生产,支持农户补充栏,加强技术指导服务,优化跨省种猪检疫程序;继续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落实现有有效防控措施,严肃查处隐瞒、谎报、迟报、漏报行为,及时兑现强制扑杀非洲猪瘟补助资金。

同时,配合有关部门加快落实扶持政策,尽快落实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规模化养殖场临时生产补贴、种猪和育肥猪保险、农户贴息等政策。加强监测调度和舆论引导,加强生猪生产跟踪、监测、分析和预警,引导生产,稳定预期。

积极推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建立健全生猪养殖、疾病防控和流通三大体系,加快从“运猪”到“运肉”的转变。有关部门将尽快纠正法律规定以外的禁限支和用地问题,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标题:综合施策促进生猪生产恢复——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谈生猪生产

地址:http://www.7mne.com/rbxw/5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