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67字,读完约3分钟
中国诗歌会议100人小组中的青年组。
“中国诗歌大会”第三季终于以期待已久的方式回归。23日晚,《中国诗歌会3》在央视十套晚间黄金档首播,并将连续播出十天。这个文化综艺节目在前两季风靡全国,在第三季正经历着许多变化。
从比赛制度来看,第三节增加的淘汰制使比赛更加激烈。项目组从全国各地选拔了10多万名申请者,并根据选拔结果选拔了140多名参赛者。这些参赛者分别组成了一个100人的小组和一个预备小组。在每场比赛中,100名队员中最后一名答案得分最高的4名队员被降级到场外预备队,预备队中得分最高的4名队员被提升到替补席。
预备组和百人组之间淘汰制度的建立,也有效地遏制了以往项目中的“放水”现象。据总导演闫芳介绍,过去100人团没有淘汰制,100人团的失误率直接决定了现场球员的得分,导致很多人在最终感觉到不能上场时就开始放水。“比如说,我更喜欢陈,所以我在她回答问题的时候故意放水。现在,有了预备队,一旦场上队员回答不好,他们就会被淘汰,预备队的人会弥补。通过这种方式,每个人都会更加尊重游戏,并在回答每个问题时变得更有竞争力。”
第三季的主题是“诗意人生”,评选标准不仅是诗歌大师,还有“大师中有故事的人”。已经播出的节目包括曾子如,一个赢得了一首好诗的乌克兰男孩,和沈子扬,一个在六岁半的时候就能记住500多首古诗的“10后”。为了实现女儿的梦想,一位名叫夏·彭洪的警察接受了全胃切除术,这让很多观众潸然泪下。
根据节目组的说法,“诗歌大师有故事并且能表达它们”,这在选择人物时更有可能被选中。“对我们来说,节目想要表达的人民的心声和生活是最重要的。程序中所有的游戏性和规则都是为了表达‘诗意生活’的主题。”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只要参赛者有故事,他就可以登上舞台。“故事应该很适合自己,例如,它们关系到人生的转折点、事业、与他人的关系等。其中,诗歌无疑是一座桥梁。如果这个人不懂诗歌,只有故事绝对行不通。”
在第二季的中国诗歌会上,深受观众喜爱的“飞花团”在第三季升级为“超级飞花团”,大大缩短了比赛时间,要求参赛者无缝衔接。此外,一个全新的“诗歌接龙”被引入,其中两个参赛者轮流说一首诗,每首诗的第一个词应该与对手的诗的最后一个词相同。未能回答这个句子就是一种失败,这显然需要高度保留参赛者的诗歌。
闫芳透露,在第二季中,节目组通过收视曲线发现《飞花订单》的部分观众参与度非常高。“这种参与感反映在这样一个事实上:尽管观众自己做不到,但他们愿意观看。我们想把这种竞争。强烈的感觉,放大了你来来往往的部分,也能反映出球员当场反应的能力和心态。”归根结底,竞赛系统的设计是为了增强程序的注意力。“诗歌本身的主题有点冷。除了让它准确传播,我们还必须把它变成可以降落的东西。否则,它仍将被搁置或占据一席之地。”(李夏志)
编辑:刘琼
标题:第三届中国诗歌会竞赛制度发生了许多变化
地址:http://www.7mne.com/rbxw/4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