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95字,读完约4分钟
知道云阳是因为一个手机视频。在视频中,白鹭在宽阔的水域飞翔,蜿蜒的河岸线绵延不绝,河边的湿地有丰富的水生植物,牛羊悠闲自在……美丽的镜头构成了美丽的河边城市。
我们到了云阳才知道,作为南水北调工程的核心水源区,这里的“精准扶贫”工程正进入“脱贫攻坚”阶段。
湖北省十堰市的云阳,曾经是一个精致而繁荣的古城,因为汉江连接着山和山。1958年9月1日,丹江口水利枢纽破土动工。十年后,大坝关闭,汉江被切断,河水倒流,古城永远沉入河底。云阳的12万人第一次搬到了这个城市,并从海滨撤退到了山野。
2008年10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工,云阳人再次迁徙,保护库区水质。
2014年,丹江口大坝加高至176.6米,云阳是全国第三次整体移民。从此,汉江向北奔流数千里,滋养了京津冀人民,而原本富饶的云阳,已成为国家限制开发功能区和国家贫困县。2014年,云阳区共认定贫困人口48000户,163000人,贫困率高达35.52%,其中22000户,64000人被转移扶贫。这显示了云阳做出了多大的牺牲。
幸运的是,云阳人民没有被贫困击倒。他们决定从减贫转向打破现状,与贫困作斗争。
因此,自2015年以来,阜阳已有371个集中安置点;因此,云阳在19个乡镇部署了环保产业蘑菇和袜子;因此,云阳有着“文化旅游,扶贫济困”的工作理念和以生态旅游和节庆旅游为重点的乡村文化旅游品牌。
云阳肩负着“一江之水永北”的使命。为了确保库区水质安全,保护一江清水,有必要将绿水青山换成金山银山!
如今,云阳人民的反贫困斗争指日可待,生态保护运动已取得初步成效。2018年,云阳接待国内外游客800万人次,文化旅游综合收入超过60亿元,惠及6万多贫困人口。到2018年底,贫困人口从160,000人减少到37,000人。
谁会想到,一旦扶贫点成为文化旅游的重要途径?尤其是“文化兴农、扶贫济困”项目成为云阳旅游的必看之地。
在清曲蓝莓基地,有一排排低矮的蓝莓果树,枝叶翠绿,枝叶繁茂,引人入胜。据报道,云阳在确立“创建生态区、脱贫致富”的发展理念后,大力发展生态种植业,鼓励发展生态农业等产业,促进了扶贫开发和繁荣。营养丰富的蓝莓果已成为云阳绿色扶贫生产的瑰宝之一。
在刘辟镇龙云村,我感受到了“营造良好环境”带来的“新”魅力。龙云村占地150多亩,是刘辟镇最大的扶贫安置点。一排排独特的民居和龙蛋造型的街灯使社区环境非常美丽。从荒地迁移来的农民变成了新公民,过着奢华的生活,住在宽敞的建筑里,下楼去社区的针织品或织物和剪纸作坊工作。龙云村还计划建设三个街区,包括村落文化记忆街和传统民间作坊街,打造一个“农业、旅游、文化、商业、学习和艺术”的综合体,将变得越来越“韵”。
一个接一个的扶贫点,使“云阳脱贫攻坚”的实质逐渐显现。它不是简单地“教美人鱼”,而是尽一切可能“教人们钓鱼”。云阳的扶贫实践帮助了绿色产业、精神和人民的心灵。
2019年1月29日,云阳区启动了“脱贫攻坚”的大动员,要求2019年该区剩余3.7万贫困人口脱贫。然后,每一个村庄的家庭、人民和工厂都将准确地开展扶贫工作。扶贫干部用自己的心、感情和辛勤劳动换取生态环境的美丽,确保“一江一水”和“碧水北调”的水质。曾经因残疾而陷入贫困的贫困家庭马永贵在脱贫后告诉大家,“准确的扶贫就是‘真正帮助穷人’”。
离开云阳时,云阳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兰长林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了找到一条适合市民步行活动的路线,他周末沿着城市的滨水区散步。我不知道我走了多少个周末或者走了多少英里。一天,他突然在计步器上发现最佳路线是标准的“心形”!出乎意料的是,兰长林兴奋地将这条路线命名为“云阳新”。《云阳心》在微信上发布后,人们纷纷称赞,说这是云阳人对祖国的热爱。这颗自然的心印着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足迹,激励着云阳人民团结一致,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王子君)
责任:张洋
标题:湖北省十堰市云阳一江清水镇将永远被送往北方
地址:http://www.7mne.com/rbxw/3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