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78字,读完约4分钟
张北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是国务院扶贫办指定的扶贫地点,也是中国建设第二局第一个扶贫公司的主战场。2018年5月21日,公司承担了河北省最大的集中安置区张北县的搬迁和0+新村治理项目,涉及近25000名搬迁人员。这是张北县政府在“十三五”期间战胜贫困的最大举措。项目建设不仅是一个民生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作为一家公司的第一个工程总承包项目,根据公司党建“13126”工作法的要求,党支部坚持“生产优秀产品、优秀人才、优秀经验”的目标,擦亮了“草原支部”的名片,带动各参建单位、各合作单位共同努力,确保项目的完美运行。树枝上的“草原工匠”把坝上空新村变成了一颗温暖的心。
树枝聚集力量照亮它的身份,很难显示它最初的心
张北项目位于内蒙古高原南部的游楼沟镇,平均海拔1500米,形成了常年5-6级大风、昼夜温差大、最低零下30度的特殊气候。全年的有效期只有6个月。如何保证室内温度,如偏远地区钢筋规格不全,大风天气塔吊风荷载大,超低温混凝土浇筑困难等。一个问题是在项目开始之前。
党支部“草原工匠”贯彻公司党建“13126”工作方法,采用“1+N”方式,解决“8个月”问题,以“安全与质量”的宣传行动为主题,以“初始之心”为特色进行党课教育,为党员搭建活动室和宣传走廊,作为日常教育的主阵地,也为参与建设各方搭建沟通协调的平台。通过“突出身份、落实责任”、“确保安全、强化管理”,开展党员先进性活动,整改100多个问题,不断提高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和管理水平。
党员带头成立“设计、设备、工程、质量、安全”等特色小组,开展内部竞赛,每月评选“草原之星”。通过管理交流、专业技术共享等活动,各参评团队有效地克服了工程建设中的疑点和难点。在极端气温下,该项目创造了“张北速度”,在5个月内完成20栋建筑的结构封顶,移交243户住户。县政府高度肯定该项目第二阶段将移交给一家公司进行建设。
要求居民改变设计,冬天就不会再冷了
张北项目的“草原工匠”是一个整体设计。八名党员带领37名志愿者挨家挨户询问需求,总结出张北海高海拔、温差大、气温低、沙尘暴频繁的特点。在张北,建筑物外墙保温厚度一般为80毫米,但人们普遍反映保温效果差。经过调查,党员攻击小组建议将外墙保温厚度增加到120毫米,将窗户改为双层玻璃,具有更好的保温隔音效果。这在优化设计方案中只是一个小案例,但这意味着分行300多份问卷和与设计院3000分钟的沟通与对话,为当地贫困群众带来了一个冬天的温暖。
基于提高质量实现技能造血的党支部。利用自身优势,通过人员本地化就业,举办工人培训课程,为发卡户提供300多个工作岗位,为工人引进“新鲜血液”的技术、理念和经验,提高当地建设水平。央视记者专程拍摄纪录片,高端媒体多次报道该项目。中央委员、国务院秘书长肖杰,河北省委副书记赵义德等领导多次来项目考察,给予了高度评价。
穷人得到了福利,摆脱贫困和脱帽的梦想实现了
党支部以“共建”为出发点,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党支部与张家口市委组织部、纪委等单位共同建设,开展了潘长营、义峨眉等四个行政村的对口帮扶工作。
援助团队仅用30天时间就投入82.5万元,帮助潘长营村建设了一个“亲自扶贫”的教育基地,成为张北县宣传扶贫故事、吸引扶贫力量的“红网”重地,极大地促进了当地扶贫作物藜麦的销售增长,被列为旅游扶贫的典型案例。该分支机构还资助了6名当地贫困学生,捐赠了扶贫资金,并向设立该卡的贫困家庭捐赠了10万元慰问金;参与昆诺阿藜等的众筹认购。
2019年10月,项目第一阶段移交。在对口支援、技能培训、旅游扶贫、帮助学生扶贫等一大批精准扶贫项目的帮助下,张北县在2019年成功完成了扶贫任务。政府在2019年和2020年分别发出感谢信,高度肯定了一家公司所展示的重合同精神、国有企业整体意识和大型项目管理能力,并对与县政府合作成功通过国家扶贫工作评估表示衷心感谢
2019年11月,第一批村民搬进了他们的新家。
2020年2月20日,就在国家领导人访问张北县1145天后,张北县退出了贫困县行列,实现了“脱贫脱帽”。目前,该项目有1345户家庭,2960户贫困家庭已经迁入。张北项目的“草原工匠”用他们的心灵和感情书写民生答案,建造家园,温暖一群人的心灵,托起人们的“稳定幸福”!(王千·闫妍·梁玉嵘)
责任:吉爱玲
标题:草原支部党旗红色
地址:http://www.7mne.com/rbxw/3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