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89字,读完约7分钟

林晓昭

国家统计局公布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后,地方政府也将陆续公布第三季度报告。

通过解读今年第二季度的地方形势和第三季度的产业和板块分化,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地区之间的发展也呈现出明显的分化,地方政策正成为中央政府新一轮联动调整的主要出发点。

两次研讨会

要分析第三季度数据的局部情况,最典型的观察点或许是从第三季度经济数据发布前的两次会议开始。

10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了部分省(区、市)领导经济工作座谈会。会上,天津市市长黄兴国、上海市市长、江苏省省长李、浙江省省长李强、安徽省省长李金斌、湖北省省长、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陈武、云南省省长汇报了本地情况、年度趋势判断和建议。这也是李克强今年第二次召开部分省份行政领导座谈会。

两次省长座谈会背后:区域转型新趋势

7月9日,李克强主持召开省(区)政府部分负责人经济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在座谈会上,八位省长(主席)报告了该省(地区)上半年的经济走势,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建议。河北省省长张、内蒙古自治区主席巴特尔、辽宁省省长陈秋发、江苏省省长李、河南省省长谢富珍、广东省省长朱、四川省省长卫红、陕西省省长楼勤勤。

两次省长座谈会背后:区域转型新趋势

在这两次研讨会上,来自八个省的政府领导人都被邀请参加。其中,李、参加了两次座谈会,也就是说,这两次座谈会共涉及15个省。在这些省份中,有6个东部省份、3个中部省份和5个西部省份。

那么这两个研讨会代表了区域发展的什么新趋势呢?

在一些经济学家看来,这些省份代表着不同的产业结构和不同类型的经济发展。通过座谈会,我们可以找出问题的症结,并为下一步有针对性的措施做好准备。

在10月13日的座谈会上,李克强说,中国经济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艰难过程中。旧动能的弱化加大了经济下行压力,但新动能也在加速增长,区域经济趋势呈现分化。他说,做好下一步工作,关键是要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各企业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

局部分化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经济增长率已经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模式。然而,在过去两年中,这种模式已经逐渐改变。虽然中西部地区仍然高于东部地区,但中西部地区不同省份之间的差异非常明显。经过多年的转型升级努力,东部发达省份逐渐找到了新的发展动力(310328,基金栏)。

其中,辽宁、内蒙古、陕西等能源密集型省份,随着能源价格下跌,经济增长率较低。特别是以辽宁为代表的东北地区,经济下行压力更大。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位居东北三省垫底,今年仍无明显改善。今年上半年,辽宁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2.6%。

厦门大学经济学副教授丁在分析《中国商报》时说,东北、内蒙古、陕西等地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在过去十年中国经济的黄金时期,对能源的需求很大,这些地方发展迅速。然而,在过去的两年里,全球商品价格大幅下跌,对能源的需求下降,这使得这些地方原有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去年以来,河北省为了控制雾霾和环境污染,积极削减部分重工业产能,经济增长也受到一定影响。但是,在京津冀一体化中,河北将承担未来京津的部分产能。在优化京津城市功能的同时,河北省的产业结构也可以转型升级。

相比之下,东南沿海的广东、浙江和江苏是另一种类型。作为传统出口省份,这些省份的出口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但是,这些省份的体制机制相对灵活,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软硬件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产业结构丰富,转型升级相对较早,因此这些地方逐渐显示出新的活力。

例如,今年上半年,江苏和浙江的经济增长率在中国分别排在第10位和第11位,而广东排在第20位,位于中游和上游。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水根在接受《中国商报》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浙江以智慧经济和智慧产业为重点,以新一代互联网技术推动“浙江智慧制造”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在7月9日的座谈会上,李克强说,当前地方经济发展的趋势是分化的,改革的步伐越大,结构调整开始得越早,获得的主动权和机会就越多。我们应该更加“努力”深化改革开放。敢为人先,创新体制机制,突破政策壁垒,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创新的良好环境。

丁说,在沿海省份中,上海市市长、天津市市长出席了会议,对加快自贸区建设和发展进行了思考。目前,FTZ的改革创新与预期仍有一定差距。加快FTZ发展也是推进改革创新的需要。

在中西部地区,包括安徽、湖北、河南和四川省,发展也颇具代表性。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出现了许多产业转移,如电子信息产业等。与沿海地区相比,这些省份的出口却逆势增长,如何加快发展成为下一步的重点。

广东省综合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鹏鹏指出,这些地方离大学资源比较近,科研力量激发的潜力不比沿海地区差,但劳动力成本比沿海地区低得多。因此,这些地方是中国工业逐步发展和产业转移过程中的新一轮增长点。

另一方面,目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比较大。随着空外贸出口的饱和和消费的缓慢增长,扩大投资仍然是中国当前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支撑。

根据鹏鹏对《中国商报》的分析,在过去的许多年里,各地区的发展趋势已经比较清晰,比如东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都有自己的“相对清晰的阵营”。但是,中西部地区和沿海省份之间存在差异,所以目前整体区域格局比较复杂。“在转型过程中,一些省份走得比较早,比较到位,更适合这种发展趋势。”

中央和地方政府通过地方政策联系在一起

在13日的座谈会上,李克强强调,要赋予地方政府更大的决策自主权、统筹资金的权利和先行改革的权利,让想当官员的人得到更多支持。

对此,丁分析说,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下,迫切需要提高地方积极性。“中央政府的所有政策最终都需要由地方政府来执行。但是,由于各种因素,地方政府的执行力并不理想。例如,地方积极财政政策的实际执行效果往往有“最后一英里”的感觉,许多稳健增长政策的进展并不理想。

李克强指出,无论是稳定时局还是谋长远,都要强化各地区、各部门促进发展的责任,严肃追究政治上懒惰、无所作为的干部的责任,坚决履行促进发展、保障民生的承诺,在完成今年目标任务的基础上,为明年的发展创造条件。

另一方面,经济进入新常态后,不同地区的发展明显分化,不同地区的优势和不足也不同。因此,如何在全国范围内避免“一刀切”,如何因地制宜地实施精确的政策,如何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也至关重要。在这方面,鼓励地方政府改革和创新非常重要。

根据鹏鹏的分析,原来的区域经济相对容易被“贴上标签”。但现在在新的阶段,我们必须适应新常态,找到自己问题的“穴位”和“生命之门”。准确而有针对性的政策还要求地方政府发挥主观能动性,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途径。

“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创新和探索来改变自身发展的不足。即使你是一个能源密集型的省份,你也不会总是沮丧。因此,内陆省份和资源省份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形成新的优势。”鹏鹏说。

标题:两次省长座谈会背后:区域转型新趋势

地址:http://www.7mne.com/rbxw/10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