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1年到2004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平均年龄为61.33岁,每位获奖者经历了33.93年的专业积累,从发明到获奖的时间间隔为20.64年。坦率地说:中国很少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现在还不清楚,但根源应该在这些60岁以上的人身上。由于“文化大革命”,60后从童年到青年的整个学校教育都被摧毁了。同样,50年代和40年代后的一小批科技工作者也在这场运动中失去了宝贵的青春

不能获得诺贝尔奖,怪孩子吗?别傻了!

迄今为止,只有青蒿素的发现者涂有友获得了包括医学在内的自然科学奖。在过去的18年里,我们的邻国日本获得了18项诺贝尔奖。相比之下,不难理解中国人民的痛苦和不情愿。在这方面,我们听到了关于为什么中国科学家很少获得诺贝尔奖的各种思考。一种观点认为,这是因为教育制度有问题,应试教育扼杀了儿童的创造力。多年来,这一争论已成为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

不能获得诺贝尔奖,怪孩子吗?别傻了!

一些人坚信努力学习是错误的,但是拥有更多的乐趣是正确的。我们不能获得诺贝尔奖,因为孩子们学习太努力,没有什么乐趣。有些人坚信,孩子的创造力是发挥出来的,而不是通过严格和艰苦的训练培养出来的。剑锋削尖,梅花香来自严寒。几千年来祖先的所有教导都是错误的,它们是封建主义的遗产。

中国很少获得诺贝尔奖。这真的是现行教育制度的责任吗?这真的是这些学生的责任吗?让我们来看看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平均年龄:从1981年到2004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平均年龄是61.33岁,每个获奖者经历了33.93年的专业积累,从发明到获奖的时间间隔是20.64年。坦率地说:中国很少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现在还不清楚,但根源应该在这些60岁以上的人身上。他们不能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资历或努力工作,而是因为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整个60后一代从童年到青年的学校教育被摧毁了。同样,50年代和40年代以后的一小群科技工作者也在这场运动中失去了宝贵的青春。

不能获得诺贝尔奖,怪孩子吗?别傻了!

有些事情不能靠个人努力来补救。这一代本应获得诺贝尔奖,但恰恰是没有全面系统地接受应试教育的一代。他们得到的是一代真正的“减负教育”(演讲中的反叛)、“快乐教育”(白卷中的英雄)和“素质教育”(学习工程和农业)。结果,他们完全失去了影响整个诺贝尔奖的能力。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教育回到了正轨。从小学开始接受全面、规范和系统的现代教育的第一代中国人只有40岁左右。如果诺贝尔奖的平均年龄是61.33岁,他们还需要大约20年来积累。考虑到中国的科研系统被十年的灾难严重破坏,这一时间可能会延长。毕竟,他们的起点比外国同行低得多。换句话说,中国大规模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时间应该是2040年左右。获得诺贝尔奖的时间可能更早,或者至少在2030年左右。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

不能获得诺贝尔奖,怪孩子吗?别傻了!

创造力来自哪里?从扎实全面的知识掌握,到严格的专业技能训练。它不可能来自于快乐。

(来源:燃烧超人阿宝)

■相关链接

中国科学院院士告诉你如何减轻负担

众所周知,为孩子“减负”的话题已经谈论了很多年,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减负这么久,孩子的学习负担还是那么重?公共账户“知识分子”中有一篇很有见地的文章。边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朱邦芬教授。

首先,我们的教育署确实知道学生负担过重,并已采取一些措施,例如精简课程、降低课程要求,甚至改革考试等。然而,儿童的负担并没有减轻,而是变得更加沉重。朱邦芬教授认为,造成这种沉重负担的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减负已经提前成为“正负”。为了不在起跑线上失利,孩子们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早。例如,过去它是一所重点高中,但现在它已经成为一所重点初中,甚至是一所重点小学和一所重点幼儿园。第二,虽然在学校学习的时间较少,但总的学习时间并不少。学校不允许补习班,但是有其他的教育和培训机构。为了竞争,孩子们必须去这些地方补课,这不仅是家庭的开支,也是孩子们的额外负担。第三,课程难度降低,高考的歧视性变小,这实际上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难度降低了,如果你想得到高分,每个人比较的是关心、记忆和勤奋,所以许多学生花时间刷问题,尤其是在高三,他们几乎都在做各种各样的论文。这将降低有才能的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显然对创造力的发展有影响。

不能获得诺贝尔奖,怪孩子吗?别傻了!

鉴于上述原因,朱邦芬教授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首先,教育署应审慎考虑教育方面应该削弱和加强的地方。目前,学生的人文素质和道德修养等基本素质存在着平均值相对较低、个体差异相对较大的情况。然而,学生在学科知识和解决问题能力上的差异相对较小。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朱邦芬教授指出,在中小学,要加强做人的学习,加强基础素质教育;另一方面,有必要给学生一个合适的范围空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并减少“死记硬背”。

不能获得诺贝尔奖,怪孩子吗?别傻了!

其次,负担是否沉重实际上因人而异。因为每个人的智力和能力是不同的,不同的孩子对同一门课程会有不同的感受。有些孩子可能认为课程很简单,没有挑战,但对其他孩子来说,即使目前的课程被简化了,他们仍然觉得很难。虽然“一刀切”的减负政策容易实施,但实际上是不合理的,有必要因材施教。

最后,由于我们的社会文化,这种一刀切的减负毫无用处。如今,基本上每个家庭都是孩子,整个家庭都特别关注孩子的教育,这与过去几个孩子的情况不同。而且,长期以来,高考仍然是社会阶层流动的主要渠道。如果高考独木桥的现实不能改变,即使简化教材,设计考试形式,学生的负担在现实中也难以减轻。新闻推荐

日本三重县东南海域发生6.5级地震

新华社东京7月28日电28日凌晨,日本三重县东南部海域发生6.5级地震。目前,没有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报道。据日本气象厅称,...

标题:不能获得诺贝尔奖,怪孩子吗?别傻了!

地址:http://www.7mne.com/rbxw/184.html